口疮(胃火上炎证—清胃散加减)
2021-09-26 00:38 来源部门: 胡国恒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 作者: 胡国恒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夏某某,女,66岁
主诉:口腔溃疡2月。
现病史:患者诉2月来反复口腔溃疡,以舌体两侧及两颊部易发,时发时缓,腹泻后溃疡好转,予以开喉剑等治疗仍反复,3年来易腹泻,食刺激食物或不洁食物易发,曾行肠镜提示缺血性肠病?慢性结肠炎。现症见:口腔内数个糜烂溃疡,易发腹泻,自诉每次腹泻后口腔溃疡缓解,纳可,寐一般,小便正常,每食辛辣刺激及不洁食物易发腹泻。舌红,苔黄腻,脉细。
既往史:高血压病,现服施慧达1粒Qd,血压控制可。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血压:137/76mmHg,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口腔内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形状规则白色溃疡,无出血、渗出,咽后壁未见异常,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征阴性。
中医诊断:口疮
证候诊断:胃火上炎证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结肠炎
治 法:清胃泻火,凉血解毒
处 方:黄 连 5g 升 麻 10g 当 归 15g 生地黄 15g
牡丹皮 15g 知 母 15g 紫花地丁15g 天葵子 15g
蒲公英 15g 金银花 10g 野菊花 15g 生石膏 15g
麦 冬 15g 牛 膝 10g 马齿苋 15g 法 夏 10g
陈 皮 15g 竹 茹 15g 炒白术 10g 茯 苓 15g
甘 草 6g
十五付,日一剂,分两次冷服
二诊:2021年1月6日。患者经治疗口腔内溃疡好转,食凉性不洁食物后仍易腹泻,平素大便不成形,时有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寐差,多梦,易醒,小便可。查舌淡,苔厚黄,脉细;BP:165/74mmHg(右),158/77mmHg(左)。前方去马齿苋、竹茹、沉香,加炒麦芽15g,桃仁10g,炒神曲10g,红花10g,白参10g,继续服用15付。考虑到患者血压仍较高,加用厄贝沙坦降血压。
三诊:2021年1月24日。口腔溃疡几近痊愈,食凉后腹泻,纳可,眠易醒,夜尿频,早醒,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黄脉细。原方去牛膝,改法夏为5g,加徐长卿10g、甘松5g,继续服15付。
按:口疮是临床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口腔溃疡的症状,若排除了这类疾病,则称之为原发性。因其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进食。关于口疮疾病的病因,《圣济总录》论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所受之本也。”认为心脾有热、谷气亏少、胃中虚火上炎所致,胡教授遵此法,遣方清胃散加味,由于此例患者舌苔黄腻明显,虚火为脾胃之病理,除此之外,还有痰热之外侯,因此方中又加入大量清热化痰之品。胡教授认为,口疮与广义之“疮疡”有相通之处,因此又加入五味消毒饮加强解毒之效力,获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