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皮肤又干又痒?这个护肤误区,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4-02-07 16:47 来源部门: 美容整形科 作者: 张斐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 陈杰
不少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皮肤干燥,各类皮肤病也频频加重。冬季气温降低、气候干燥,室内常开暖气,室内外温差大,导致人体皮肤水分丢失。加之冬季皮肤出油、出汗也会相对减少,没有油脂的保护、汗液的滋润,皮肤也会更容易干燥。
如果皮肤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会导致干紧瘙痒、脱屑、泛红过敏或加重湿疹、皮肤感染等多种皮肤疾病。冬季应如何做好皮肤的补水、保湿呢?本文进行了详细介绍。
人体皮肤本身就具备天然保湿能力,这种能力与皮脂膜、皮肤角质层中的皮脂、天然保湿因子息息相关。皮脂分布在皮肤表面,主要起“封包”作用,以降低水分蒸发。天然保湿因子主要起“捕捉” 作用,与水分子结合以减少水分流失。
使用含有化学添加剂的化妆品、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等原因会导致皮脂和天然保湿因子流失,皮脂膜生态失衡,水分内耗、蒸发,皮肤含水量下降,最终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
冬季如何做好皮肤补水、保湿?
医生介绍,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即补水≠保湿。如果把皮肤比作一个空瓶子,补水相当于往空瓶子里加水,保湿则是给瓶子盖上瓶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做好皮肤补水、保湿,应坚持以下五点:
不要过度清洁
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 37-40°C;洗脸时,水温可以更低一点。水温过高或频繁清洁,不仅不能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反而会带走皮肤上本来就缺乏的油脂。尤其是有皮肤屏障功能问题的患者,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10分钟。
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每天使用清洁剂清洗,应选择温和的清洁剂,如氨基酸类洁面乳和有滋润效果的沐浴乳。
选择合格的保湿产品
一个合格的保湿产品,应做到维持和保护皮肤正常屏障功能;防止皮肤水分蒸发,让角质层保持合理的含水量;滋润皮肤,改善脱皮、紧绷、干纹等情况。不同肤质人群应选择不同质地的保湿剂,中干性皮肤可以选择效果较强的保湿产品。油性肌肤同样需要保湿补水,往往就是因为缺水,才会让皮肤出油更加严重。
常见的保湿成分分为四大类:封包剂,吸湿剂,润肤剂以及特殊功效成分。
▲封包剂代表成分是凡士林、羊毛脂、矿物油等,使用后会有轻微的黏腻感;
▲吸湿剂主要由吸湿物质组成,能让水分在角质层中形成水分梯度,使用感相对清爽;
▲润肤剂主要由脂质及其成分组成,可以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其他特殊功效主要是中药提取物和维生素类。
每日足够饮水
肾功能正常、排尿正常的普通人群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皮肤屏障功能弱的人群应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如杏仁,核桃,腰果等,不仅可以滋润肌肤,还能减少水分流失,让肌肤更加柔嫩光滑。
保证室内环境的湿度
室内空调温度不宜太高,也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以免皮肤水分流失。可以在空调间内或暖气房内放置湿毛巾,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加湿器,保持室内环境湿度。
避免护肤误区
不宜每日使用面膜,高频率使用补水喷雾。面膜通过封包作用,短时间内能补充皮肤营养,但每天敷面膜反而会加重皮肤负担,导致皮肤变得敏感脆弱。正常皮肤可以每周敷贴1-2次面膜,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喷雾可以缓解局部干燥,但如果没有封闭干预,将会带走皮肤更多水分。所以使用喷雾时,一定要配合精华或乳液等有保湿功效的产品。
陈杰:主任医师,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常委,国家卫健委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干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内窥镜整形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内窥镜整形美容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长沙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
张斐: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美容主诊医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疗整形美容协会脂肪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8篇,参与省自然课题1项,参编著作4本。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各类色斑问题,注射微整形,各类瘢痕的整形修复,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