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喝药酒,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但要注意这几点……

2024-02-07 17:15 来源部门: 老年病科 作者: 申思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  张稳

入冬以来,不少人通过饮用药酒来滋补养生。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在温经散寒共性之余,不同功效的中药在酒精的加持之下各有补益,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作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酒?怎样正确喝药酒?喝药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本文进行了详细介绍。

辨证选酒

医生提醒,选用药酒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特征、身体状况辨证选择。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症考虑为肝肾亏虚证,可选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酒;

▲关节痛、关节活动不利,遇寒、遇风、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考虑风、寒、湿留注关节者,可选用祛风除湿的药酒;

▲周身疼痛、位置固定、呈刺痛性质、夜间为甚者考虑气血瘀滞证,可选用活血通络化瘀的药酒;

▲平素畏寒、四肢不温、不能进食生冷考虑寒性体质者,可选用温经散寒效果突出的药酒;

▲面色苍白、萎黄,或者是气短懒言考虑为气血两虚者,可选用补益气血的药酒。

适度饮酒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15-20毫升,一般不得超过100毫升。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需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药酒最好加热喝,其温经通络效果才能更好。


注意事项

医生提醒,以下人群慎重饮用药酒:

▲肝脏疾病的患者不宜饮用药酒,酒精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酒精过敏或者酒精不耐受的人群不宜饮用。药酒由酒泡成,酒精含量较高,服用药酒后,会造成过敏反应。

▲痛风患者不建议饮用药酒,因其可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增高,诱发痛风关节炎复发。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行经期不宜饮用药酒。

▲患有消化性溃疡、食管炎、胃炎、胰腺炎、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的老人,以不饮或少饮为佳。

医生提醒,在饮用药酒期间、饮用药酒后7天内,避免使用头孢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会与酒精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安全危险。


张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病科副主任。医院首届“青苗人才”培养对象。兼任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理事分会理事、湖南省第二届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三届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重视临床实践和知识更新,对老年内科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擅长:老年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病的诊疗,重视老年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难病例有较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基于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对老年综合内科有较强的诊治能力。在老年人药物治疗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注重用药原则、个体化和成本效益,对药物不良反应警惕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