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男子患罕见骨病,突然变矮5厘米,罪魁祸首竟然是......

2021-04-30 09:35 来源部门: 管理员 作者:

来自常德的牟大哥,自2016年就开始自觉全身有轻微疼痛,尤其劳累后明显,一直也没有重视。

直到去年5月,他开始出现明显乏力,上下楼时乏力更明显。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牟大哥出现右侧髋部疼痛,很快出现左侧髋部、双侧膝关节、踝关节、胸腰部疼痛,而且逐渐出现翻身困难、起立困难,当时疼痛还勉强可以忍受。

去年年底,牟大哥的这些症状明显加重,而且还出现了双侧肩关节、肩胛骨疼痛,甚至手臂上抬都有点困难,胸腰部疼痛也加重了,呼吸、翻身、起立时疼痛明显加重,到了完全依靠拐杖才能少量活动的地步,更加奇怪的是,他发现自己的身高竟然“变矮”了5cm。

面对突如其来的怪病,牟大哥被全身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椎体、双手、骨盆平片提示骨质疏松,骨密度提示腰椎及股骨颈骨量明显减少。

所以当时一直以骨质疏松症进行对症治疗,吃了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个多月后,全身疼痛症状无任何改善。后经当地医院内分泌科行血磷检查,结果为血磷0.5mmol/L(正常人血磷参考值0.81-1.45mmol/L),怀疑为一种罕见的成人“低磷骨软化症”。

据了解,低磷骨软化症发生在儿童,多见于佝偻病。而成人主要见于骨软化症,有些则与身体某部位的肿瘤有关,要明确诊断、找到肿瘤部位,需要通过大量临床检查及先进的影像设备。

因为此病比较罕见,目前湖南以及大多数省份还无法精准定位找出肿瘤部位。患者辗转北京住院40天后,经全身PET-CT骨扫描及奥曲肽显像等检查,最终将肿瘤病灶定位在了右侧股骨粗隆部位的骨质中。

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但是肿瘤太小,手术难度大,需要等待肿瘤稍大再行手术,牟大哥只能回家痛苦地等待。

眼看着病情日复一日的加重,全身的疼痛让他几近崩溃。经人介绍,牟大哥找到了我院足踝矫形科朱付平主任医师。经过朱付平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情,全面查看患者相关病史资料,确诊为“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需要住院治疗,入院后,王林华副主任医师全面负责患者的具体诊疗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及计划。4月22日,由朱付平主任医师主刀,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最终将这个隐藏得很深的“罪魁祸首”,一颗黄豆大小的肿瘤完整切除。

术后第一天查房,患者满脸面带笑容,自述做完手术自觉全身疼痛明显好转,人也感觉轻松了很多。在没有口服补磷的情况下急查血磷,值为0.71mmol/L,较术前增加了0.2mmol/L(术前每天需要补中性磷5次)。

术后第二天再次复查血磷,已达正常值,以后几天复查血磷均为正常。这是患者发病从一开始查血磷到现在,第一次奇迹般地出现了血磷正常,最让牟大哥感到开心的还不止血磷达正常,他已经能从不能抬腿到能自主抬腿了,现在平卧也感觉不到腰背疼痛了,翻身也已经自如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我院足踝矫形外科在以卢敏主任为首,朱付平主任医师的共同带领下,科室通过不断的学习,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开阔视野,治愈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对罕见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了更多的思路和策略。另外,在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烂的微创保肢技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血管再生技术、各种下肢先后天畸形的矫正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END

卢 敏:中共党员,骨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中西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国家新药研究机构骨伤专业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骨伤分会常务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发改委药物价格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骨与关节损伤、骨关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对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和颈肩腰腿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诊治诊治慢性筋骨疾病,多发性、陈旧性创伤以及复杂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申请专利2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十余项。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朱付平: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肢体重建与外固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首届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足踝医学教育学院首届全国委员,世中联第二届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骨肿瘤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骨病学组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足踝学组副组长,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组副组长,《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9部,发表SCI、CSCD及中文核心等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

擅长:足踝部病变的治疗:如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足、糖尿病足、足踝部创伤、足踝部关节炎(如足踝部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畸形矫正:下肢骨关节畸形矫正,膝关节内、外翻,骨折不愈合,下肢各种严重创伤骨折后期导致的畸形,慢性骨髓炎、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所致的肢体短缩、弯曲畸形等。

王林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秘书,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疼痛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针刀委员会委员,2014年6月至9月前往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 Hospital研修足踝外科,2015年3月至9月前往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国家康复医院师从秦泗河教授进修矫形外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副主编著作2部,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骨伤康复学》编委。

擅长: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性疾病、先天性四肢关节畸形及创伤畸形后遗症、四肢关节损伤、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足踝关节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