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养生应温补,中医推荐这几招……
2025-01-07 17:39 来源部门: 脾胃病科 作者: 符佳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喻斌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常常通过食用腊八粥来滋补身体。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喻斌教授指出,腊八节是养生的重要时刻,冬季阳气初升、阴气较盛,需要固护阳气。因此,饮食居处均当以温补为主。
温补以粥
《本草纲目》记载:粥“极柔腻,与胃肠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腊八粥的主要原材料是各种谷类、豆类,合理搭配可驱除体内寒气,有一定的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口腊八粥,不仅能够刺激食欲、增加热量,更是能暖胃消寒,起到扶阳补气的效果。
▲平素口干咽干、潮热盗汗的阴虚体质者,可在腊八粥中加入百合、银耳、黄精、枸杞,有助于滋阴润燥;
▲平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阳虚体质者,可加入桂圆、核桃仁、板栗仁,有助于温阳补肾;
▲平素油脂黏腻、胸闷痰多的痰湿体质者,可加入茯苓、薏米、山药,有助于化湿利水;
▲小孩及上班族,可加入核桃、莲子、花生等坚果类食物,以补脑益智;
▲爱美女士,可加入红枣、桂圆、红糖,以补充气血;
▲脾胃不足者可食黄色腊八粥,主料以小米、燕麦、花生、土豆等为主;
▲肝肾不足者可食黑色腊八粥,主料以黑米、黑豆、黑芝麻、核桃等为主。
医生提醒,患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建议少食稀粥,可将粥煮稠,不要食后即刻躺下以防加重反流。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要减少糯米、豆类、坚果等难消化的食物摄入。糖尿病患者,宜减少喝粥,并需去除含糖高的干果类,宜食荞麦、燕麦、大麦等,以控制血糖。
温补以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指出艾灸可以扶补阳气、祛除寒邪。推荐以下几个居家艾灸可选的保健穴位:
肾俞穴
在脊柱区域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阳气不足或寒湿内盛所致的腰膝酸软、遗尿、遗精、带下病、月经病等。
关元穴
在下腹部,脐中下三寸。主治各种寒邪侵袭所致的腹痛、腹泻、脏器下垂、脱肛、尿频、阳痿、早泄、宫寒、痛经等病症。
命门穴
在两肾俞穴中央,第2腰椎棘突下。灸之有温肾补养之功效。
中脘穴
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胃寒、腹胀纳呆、呕吐等病症。
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常灸此穴可强身健体、平衡脾胃,主治胃肠道病症。
温补于身
冬季时节要注意保暖,闲时可以搓搓手心,刺激心包经,气血充足心力强;搓搓手背,疏通三焦经,通调水道代谢好;按压虎口,激活大肠经,脸色红润有光泽;揉揉鱼际,疏通肺经,抵御风寒不感冒。
《黄帝内经》中提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中老年人及小孩应尽量早点入睡,年轻人也要避免熬夜,尽可能在11点前入睡,以免耗伤精气神。早晨要等到太阳出来了再起床,有助于暖身补阳,鼓舞正气,避免外邪。
喻 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合理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有效处理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及危重急症,擅长治疗消化、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
现任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临床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及湖南省科技评审专家信息库成员、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符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攻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近十年。现任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中西医诊治,如急慢性胃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