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养生宜养心,记住这3大要点……
2024-06-24 08:46 作者: 范建民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 范建民
今天是夏至节气,此时人体阳气升浮,感受天地气机,血易漂浮,气形散无规律。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
夏至时期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同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此时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大大减少,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等原因,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几率也大大增高。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病科副主任范建民介绍,在夏至时节,养护身体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起居有常
夏三月是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应晚睡早起,睡眠不足则应以午睡、小憩补之,午休不要太久,不宜超过1小时,一般30分钟左右最佳。
调养心脏
夏属火,通于心,夏季心火易旺,暑热易扰心。汗为心液,过汗易伤心,所以夏至养生要以养心为重。
静养心
《养生论》曰:“夏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如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为热矣。”
夏至心火旺易导致心烦意乱。心藏神,心乱则神乱。此时宜调节情志,可以通过看书、绘画、听音乐、下棋、垂钓等方法使自己心情平静、愉悦。应戒急戒躁,保持神情愉快,意气舒畅,人体腠理才能宜通。
食养心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热易伤心气、汗易伤心阴,所以夏季要适当多吃一些凉润养心之品,如新鲜蔬菜瓜果。还可进食益气生津、清暑解热之品以消阳补阴,如绿豆汤、绿豆粳米粥,也可经常喝一些绿茶、菊花茶等。
夏至时节切忌过量食用生冷,以防损伤阳气,尽量温食,顾护脾阳,有利于脾之运化。年迈体弱者,消化功能较差,要注意防止湿邪伤脾,应少食油腻之品,多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汗养心
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旺盛,人体气血趋向体表,阴静阳动,应遵循“无厌于日”的原则,适当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增加心脏血流量,养护心脏。
夏属火,通于心,汗为心液,适当出汗利于养心,同时也有促进心气宣通的养生作用。应以体肤微微出汗为宜,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以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
此外,暑热耗气会导致气虚,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游泳等为宜。运动后水分丢失,需及时补充温水补充体液,切忌喝凉水以及冷水冲头、淋浴。
冬病夏治
夏至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病、心脏病、关节病等很多疾病的缓解期,此时阳气足,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身体寒气祛除,把内脏疾病调养好。
机体阳虚内寒而生咳喘、泄泻之病,遇冬、遇寒则犯,可在夏季阳气充盛之时以辛热药或温灸之法补不足之阳,此即“冬病夏治”之意。
此外,夏至推荐艾灸养生。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性温,为纯阳之物,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至恰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阳热合在一起,温补作用更强。故在夏季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等穴位,补阳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范建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熟练运用冠脉腔内技术辅助复杂的冠脉介入手术,已成功完成4000余例心脏介入手术。倡导“心肝同治、介入手术、心脏康复”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
现任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康复技术传承创新平台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人才信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医经典与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血管健康分会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省厅级课题15项,参编专著6本,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SCI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