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 | 气温即将骤降,养生谨防“五寒”,这份节气养生攻略请收好!

2025-01-20 17:29 作者: 高晓峰 刘侃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  高晓峰


今天是2025年1月20日,大寒节气悄然降临,《二十四节气解》中记载:“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此时,寒至极点,却也预示着寒极暖生,阴消阳长,冬去春来,人体内的阳气也在预备生发。

23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悄悄来临,气温即将骤降,在这季节更迭的关键时刻,中医认为,此时身体的养护尤为重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高晓峰从睡眠、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出发,着眼于“藏”,详细讲解如何在大寒节气养生。

早睡晚起,防寒就温

古语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寒性收引凝滞,侵袭人体易致气血流行不畅,经络受阻。

此时,作息要顺应“冬藏”的规律,在晚11点前入睡,早7-8点天亮后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谨防“五寒”,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一防肺寒

风寒感冒是冬天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平日饮食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避免食用寒凉。

二防腰寒

冬季养生,贵在养肾,腰为肾之府。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做法:取端坐位,两手对搓发热后,按至后腰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早晚各做一次。

三防颈寒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分布着许多重要穴位。当颈部受到风寒侵袭,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面瘫、肩颈疼痛,严重时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寒冷天气,需保持颈部温暖,外出时帽子、围巾不可少。

四防鼻寒

肺开窍于鼻,鼻通气畅有利于气血通利,思路清晰,情绪稳定。但天冷时容易鼻塞流涕,使呼吸不畅。

可用手指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通畅经络。

五防脚寒

“寒从脚起”,大寒时节更应注意脚部的保暖,可从泡脚做起。泡脚水温宜在40摄氏度左右,水量没过脚踝,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适当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感到全身温热即可。

保阴潜阳,兼以润燥

大寒节气结束时,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与立春节气相承接,阴阳交汇之时,阴气由盛转衰,阳气开始萌生,因此在饮食上也应顺应季节的变化。

大寒前期

可适当食用温性食物和滋补品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如食用适量羊肉、牛肉、鸡肉、红枣、枸杞等,但不宜过量食用。

大寒后期

可适当减少进补,节制温热食物。同时,大寒期间气候干燥,暖气和空调的使用,会加重干燥的现象。燥易伤肺,因此,防寒时应兼顾润肺燥。

可在饮食中加入甘润降火的食物:如白萝卜、白菜、苹果、柚子等调和脾胃,消除积滞;冬瓜、梨、银耳等养阴生津。

藏阴养阳,增强体质

适当运动可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但天气寒冷不宜选择剧烈的运动方式,一则防止寒邪入侵,二则避免扰动阳气。

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八段锦等运动项目,以微微出汗为宜。同时,户外运动不可过早,待日出后再进行户外运动,如遇雾霾天气、雪天等,应避免外出,可在室内活动。

安心养性,怡神敛气

平时生活当中应保持积极乐观情绪,调节身心,适当休息,心情舒畅则体内气血和顺,心境平和则阳气闭藏不乱。心绪不宁时,可练习静坐冥想,使心态平和,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年,静待来年那场令人心驰神往的春和景明。



高晓峰:主任医师,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脑病科中医医疗质控中心秘书,长沙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科常见病,尤擅长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头晕、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状态等。


刘侃:中医博士,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国恒教授。中医功底扎实,善于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辨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对于脑梗死、脑出血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参编著作5部,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