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寒气生、燥气浓,养生多吃“白色食物”……
2023-09-17 17:36 来源部门: 医务部 作者: 李菁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菁
今天是“白露”节气,此时自然界寒气渐涨,白昼阳光尚热,但傍晚后天气转凉,闷热的感觉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此时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医生进行了详细介绍。
内养真气,合理秋冻
古语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说的是此时打赤膊容易着凉,因此应调摄精神,加强调养。
寒从脚下生,足部、脐部不可受凉,尤其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需注意保暖,做到下不露足,中不露脐,及时穿袜、睡前泡脚以防寒邪侵袭。健康人群可以进行合理秋冻,不用过早换上厚衣,建议可穿相对纤薄的长袖衣裤,刺激毛孔闭合以提高抵抗力。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婴幼儿,尤其脾胃虚寒者,注意不要过度秋冻。
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避免去空气污染的地区,尤其晨雾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锻炼。
适时进补,谨防秋燥
秋季肺经当令,气候干燥,五行属金,与白色相对应。饮食宜多食白色食物,如梨、莲藕、薏米、芡实、银耳、山药等。注意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诱发胃肠疾病。《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充身,泽毛”,意指要预防秋燥,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海鲜鱼虾、辛辣肥腻之品。
秋天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大便干结等症状。医生推荐选用益气宣肺、滋阴润燥的中药,如百合、杏仁、川贝、西洋参等;或饮白露茶,即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酷暑后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大众喜欢。
起居有时,动静相宜
白露时节,阳收阴长,应为冬季的闭藏做准备。要遵循早卧早起的原则,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保证在22:30之前入睡。早起可舒展阳气,防止收敛太过;早睡可调补阳气,使阳气收敛。此时还要保持情绪稳定,收敛神气而不外露,不悲不忧,舒展肺气而克制肝气的升发。
白露也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医生建议,可以适当锻炼,运动调养与养生调摄结合,推荐站桩、导引、太极拳等静功,以促进神气收敛,顺应秋收之气;也可选择慢跑、打篮球、羽毛球等运动,以微微汗出、但不疲倦为度,促进气血调畅。
李菁: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首都国医名师韦企平教授。国家援鄂(湖南)中医医疗队队员。现任医院质控科副科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委员会青委,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委会常委,肿瘤、血液病、脾胃病专委会委员等。主持各级课题7项,发表SCI5篇,核心期刊30篇,参编著作2本。
擅长:中西医辨治良恶性肿瘤,尤其头颈癌、消化道癌、妇科癌、癌痛,结节,放化疗及靶免治疗不良反应,脾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