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荣教授特色病案——慢性疲劳综合征
2022-06-26 16:56 来源部门: 常小荣工作室管理员 作者: 曾理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亚健康的一种常见表现,主要表现为长期极度疲劳,且持续6个月以 上,临床症状常伴有低热、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咽痛、淋巴结痛、睡眠障碍和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涉及的脏腑有肾、脾、肝,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为罢极之本,肾主骨,脾主肉,肝主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居民的精神压力及身体负荷加重,均可影响脏腑功能,使脏腑气血受损,导致虚损。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可以调节肝脾肾脏腑功能,补虚保健,调和气血阴阳。
常小荣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擅长运用针刺背俞穴及艾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归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主要涉及的脏腑有肝、脾、肾。病机主要是五脏虚损,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关键在补益五脏功能,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的特定穴。针刺背俞穴能补益五脏,显著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主症。常小荣教授察此类患者多为气虚质、阳虚质,灸法的温通温补效应可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常小荣教授常灵活运用多种灸法技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如艾炷灸、隔药饼灸、温和灸、督灸等经。
【验案一】
患者:王某,女,45岁,已婚,2018年8月21日初诊。
主诉:自觉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情绪长时间抑郁,1年余前与家人争执后自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面发痤疮,急躁易怒,经前乳胀,畏寒肢冷,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在当地医院完善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至常小荣教授门诊就诊。现症见:患者精神较差,自觉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遇情绪波动时,自觉疲劳加重,平素烦躁易怒,叹气后自觉稍好转,胁腹胀痛。舌红,苔薄,脉弦。
查体:T:36.6℃,P:68次/分,R:17次/分,BP:132/98mmHg。发育正常,营养偏差,自动体位,甲状腺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中医诊断:虚劳(肝气郁结)
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辨证分析: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患者长期抑郁,肝脏功能失调致疏泄不及而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常见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等。肝失疏泄,筋脉失于濡养则运动不利易于疲劳,结合舌红,苔薄,脉弦辨证为肝气郁结之证。
治法:疏肝行气
体针:肝俞、肾俞、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膻中。操作:毫针直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
灸法:选择脾俞、肝俞、肾俞诸穴行温和灸,每穴20min。
二诊:患者经治疗5次后自觉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按语:该病例中,患者长时间情绪压抑、存在负性情绪,叹气后稍好转,多因肝气郁滞所致,因此治疗总则是疏肝解郁行气。肝俞、肾俞为肝肾的背俞穴,可通调脏腑气机,善治肝脏虚证;百会为督脉经穴,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清利头目,健脑益神;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乃大补元气之保健要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两穴相配,益气养血,健运脾胃;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膻中为心包络的募穴,气会膻中,两穴相配,可疏肝行气。
【验案二】
患者:患者魏某,女,25岁,未婚,初诊时间:2017年9月10日
主诉:反复乏力1年余,再发加重3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伴失眠、多思虑,情绪消沉,头目昏沉等,在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曾在我院门诊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改善,3月前因劳累后自觉上症加重,遂至常小荣教授门诊就诊。现症见:体倦乏力,伴失眠、多思虑,情绪消沉,头目昏沉,纳欠佳,寐欠安,大小便尚可。
查体:T:36.5℃,P:67次/分,R:18次/分,BP:130/9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甲状腺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中医诊断:虚劳(脾气虚弱)
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辨证分析: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体合肉,主四肢。脾气亏虚会导致运化失调,水谷精微不布,四肢不得水谷之气,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日久则会肌肉瘦削,体倦乏力。脾主升清,在志为思。脾气虚弱者常表现为多思虑,情绪消沉,清阳不升,不能荣养清窍,则出现头目昏沉的症状。结合患者舌淡、苔薄腻,脉缓无力,辨证为脾气虚弱之证。
治法:健脾益气
体针:脾俞、胃俞、肝俞、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章门。操作:毫针直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
灸法:选择脾俞、胃俞、足三里诸穴行温和灸,每穴20min。
二诊:患者经治疗1周后自觉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按语:该病例中患者先天脾胃虚弱,加之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因此治疗总则是健脾益气。脾俞、胃俞、肝俞分别为脾胃肝的背俞穴,可通调脏腑气机,善治脾胃虚证;百会为督脉经穴,位于巅顶,为诸阳之会,清利头目,健脑益神;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乃大补元气之保健要穴;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两穴相配,益气养血,健运脾胃;中脘属任脉,为胃的募穴;章门属足厥阴肝经,“脏会”章门,二穴相配,健脾益气,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