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招“清热能手”,春季肝火旺,多用它们可以降火清热

2025-03-19 10:27 来源部门: 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 张涛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张涛


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 “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时期。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漫长冬季,人们穿厚重的棉衣、待在暖气房中、吃热食、喝热酒,这些虽然有助于抵御严寒,但也可能导致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

到了春季,这些郁热在外界风气的鼓动下,容易向外发散,引发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昏、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等,严重时甚至会形成温病,侵害内脏。因此,春季及时给身体清热非常重要。

起居运动

起居有常顺天时,导引行气通经络。《黄帝内经》云,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春季作息要顺应日出日落规律,适当晚睡(不迟于23点)早起(5~7点),多进行户外运动,以舒展形体,使精神愉悦、气血通畅。推荐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

卯时起床练习“嘘”字诀,具体方法: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叠放于丹田(下腹部),在空旷户外空间深呼吸,呼气时发“嘘”音。此法可疏肝泻火。

按摩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行间穴(足背第一、二趾间纹端),每天各按揉3分钟。

亥时(21~23点)拍打胆经(双腿外侧中线),自上而下轻拍36次。这个方法有疏泄肝火、行气解郁之效。

饮食清补

饮食清补调阴阳,五味应季巧配伍。“春宜食辛”,但需以清补为原则,既补充营养,又清除体内的郁热。

推荐一些适合春季的药膳和代茶饮:

早餐可喝荠菜粥,将100克荠菜洗净切碎,与100克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熬煮成粥,能益肝明目、健脾和胃。

平时饮菊花玫瑰茶,取菊花10克、玫瑰5克,用沸水冲泡,尤其适合脾气急躁或心情抑郁时饮用。

正餐可选择芹菜炒百合、荠菜豆腐羹等菜品,能平肝清心、散郁热,还可取蒲公英、马齿苋等当季野菜凉拌食用,其“苦寒降火”之性能为身体清热。

清明时节可服用“三花茶”,取金银花3克、玫瑰花3克、绿梅花3克,沸水冲泡即可,清余热又养肝血。

谷雨前后宜喝“五行养肝粥”,取适量青豆(木)、红枣(火)、薏仁(土)、百合(金)、黑芝麻(水)煮粥,这五种食材取五行相生之意,有调和阴阳之功。

饮食清补

情志调摄养肝气,静心戒怒守中和。“春宜宽志”,春季肝气旺盛,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推荐一个能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

握固静坐法:盘腿坐下,闭上眼睛,拇指内扣于无名指根部,其余四指握拳,专注呼吸15分钟。这个方法可以安定心神、调节情绪。

此外,周末可以去踏青,青色入肝,可助疏泄,有清热之功。


张 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肝病科副主任。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访问学者,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青年骨干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委,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与感染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长等国家级、省级学会任职13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35篇、科普论文40篇、论著5本、专利2项,参与制订临床指南5项。主要从事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病的临床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