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这几种疾病高发,儿童尤其易感!中医教您如何防控……

2023-02-23 18:20 来源部门: 管理员 作者: 张涛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侵袭人体,使得春季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出现极易广泛传播。春季常见哪些传染病?有何症状表现?应该如何预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张涛进行了详细介绍。


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物品等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流涕、咽痛和咳嗽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随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流腮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由于疾病的并发症较多,如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等,若处理不及时,可出现严重后果。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接触或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从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都可传染。

该病起病较急,皮疹通常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位,最开始是粉红色小斑疹,继而呈现出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一旦发病,其症状比儿童要更严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日常接触及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

主要表现在手、足、口这三个部位出现皮疹、丘疹、疱疹、溃疡。少数病情较重患者还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典型的麻疹表现包括高热、咳嗽、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麻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注意事项

戴好口罩,减少聚集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风险。春季传染病高发时段,应戴好口罩,少去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公众场所,保护自身安全,利于公众健康安全。

讲究卫生,及时洗手

预防传染性疾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情况,饭前便后或外出后及时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

▲流感疫苗: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其保护性免疫力通常可维持6-8个月,需每年接种;现有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不可以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人群为年龄在18-24月龄儿童,建议在接种疫苗后的第五年再次接种疫苗,接种后可终身免疫。

▲水痘疫苗:接种方式分为单剂次接种和两剂次接种策略。单剂次接种通常在12-18月龄接种第一剂;两剂次接种策略,则是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或在首次接种3个月后至4岁之前接种第二剂。

▲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人群为6月龄至5岁的儿童,目前仅有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灭活疫苗,仅能预防EV17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如柯萨奇A组16型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麻疹疫苗:目前采取麻疹疫苗两剂次接种策略,8月龄1剂次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在18-24月龄加强免疫1剂次麻腮风疫苗。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良好的饮食习惯加上健康的食物搭配,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的营养需求,还能让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平和心态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维持健康、平和、积极的心态,可以增强体质, 以预防病毒侵袭。


中医特色防治

扶正气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盛,抵御邪气侵入机体是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的最好办法。张涛副主任介绍,中医常用以下扶养正气的方法:

▲导引养生术:许多传统中医导引术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历代医家推崇的养生保健方法。人们通过四肢运动,配合“细、静、匀、长”的呼吸方式,做到身、息、心的调和,都能很好地舒展肢体、锻炼筋骨,最终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穴位按摩:按摩可以通气血、疏积郁。穴位是调动气血的开关,正确的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固根本、强正气、驱邪气的功效,对疫病防治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按摩方法为每日早晚各1次,按摩迎香、大椎、肺俞、合谷,每个穴位5分钟。

辟邪气

“芳香辟秽”是中医传统的防疫理念,芳香药物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进入人体,可以平衡气血,调和脏腑,祛病强身,发挥防御疾病的功效。

▲辟瘟香囊:将苍术、藿香、佩兰等芳香类中药装入特制布袋,佩戴在身上,其挥发的气味可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以起到达到化浊避秽,抵御病邪,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目的。

▲熏香:将芳香类中药焚烧进行空气消毒来预防疫病。室内用苍术、艾叶、藿香、白芷、丁香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均能起到祛邪辟秽、驱虫杀菌的作用。


张  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高层次卫生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肝胆病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副组长等国家级、省级学会社会任职15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科普论文35篇,论著5本,专利2项,参与制订临床指南5项。

擅长: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重症肝病的临床防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