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健康来 | 年夜大餐即将开启,中医专家分享消食宝典!

2025-01-27 15:26 来源部门: 针灸推拿康复中心 作者: 潘江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  潘江


明天即将迎来除夕,家家精心准备了团圆大餐,面对餐桌上的各种美食,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吃撑了。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潘江介绍,可以试试以下这些中医消食小妙招,帮助缓解腹胀、积食等不适,让肠胃轻松减负。

艾灸消食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对缓解消化不良有一定帮助。

图片 12

常用穴位: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等。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2-3厘米进行悬灸,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艾灸一次。

功效: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健运脾胃;艾灸中脘穴能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改善消化功能。

推拿消食

推拿以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达到调理身体、促进消化的目的。

摩腹

平躺在床上,放松身体,将双手搓热后叠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打圈按摩。按摩时力度适中,由浅入深,逐渐增加力度,每次按摩10-15分钟。

功效:这种按摩方式顺着肠道的走向,能推动食物在肠道内的运行,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腹部胀满感。

揉按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压天枢穴,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3-5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

功效: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促进消化吸收,对便秘、腹胀等消化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针灸消食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促进消化。常用穴位包括: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功效: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针灸足三里穴能够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缓解胃脘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功效:此穴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针灸中脘穴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使胃肠的蠕动更加协调,减轻胃肠负担,缓解胃脘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此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能宁心安神、调节胃肠功能,还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

医生提醒,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等因素,精准选穴并采用适当的针法,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功法消食

适当的运动对于促进消化至关重要,饭后半小时后,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缓和的运动。

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翻转,掌心向上,手指交叉。接着,右手向上托举,手臂伸直,左手下按,掌心向下,同时微微屈膝下蹲。

动作要舒缓,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按呼气。左右交替进行,每侧各做3-5次。这个动作可以通过拉伸身体的经络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中药茶饮消食

可以用家中常见的中药材制作消滞解腻茶,缓解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

山楂茶

山楂含有有机酸,如山楂酸、柠檬酸等,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内酶素,帮助消化。

做法:每次用10-15克山楂片,用开水冲泡,浸泡15-20分钟后饮用。

陈皮茶

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陈皮茶有独特的香气,能起到理气健脾、消滞解腻的作用。

做法:取适量陈皮,约5-10克,洗净后用开水冲泡,焖泡10分钟左右即可。

大麦茶

大麦含有淀粉酶等成分,能促进食物消化。大麦茶有淡淡的麦香,能起到开胃、助消化的功效。

做法:将大麦炒熟,取约15-20克,用开水冲泡,晾凉后饮用。

医生提醒,春节期间,家中可以备一些常用的消滞中成药,如健脾丸、枳实导滞丸、保和丸、开胸顺气丸、沉香化滞丸等。

另外,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消食方式。如果消化不良问题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