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里的生命突围

2025-02-27 16:30 作者:

近日,57岁的聋哑患者文师傅在搬运重物时,不慎从两米高处坠落,瞬间陷入生死边缘,伤情万分危急,抢救刻不容缓。但他的妻子也是聋哑残障人士,与医护人员沟通困难。

图片 4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文运(左)与患者及其妻子交流

面对无声的世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紧急联手,神经外科团队克服患者昏迷、家属只能纸笔交流的双重沟通困境,经过“纸上对话”,顺利为患者完成手术。

这场穿越语言与躯体双重障碍的救治,在无声世界中稳稳架起了一座连接生死的希望之桥。文师傅苏醒的那一刻,守在一旁的妻子泪流满面。

图片 5

经过两次手术后,文师傅恢复良好,预计3月1日出院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十三病区的病房里,副主任医师余文运在纸上写下:“出院后,如果出现头痛、身体不舒服的症状,要到医院来复查,晓得不?”看着医生的叮嘱,文师傅握着余文运的手连连微笑点头,眼神中满是对医生的信任。很难想象,两个多月前,文师傅曾在生死边缘徘徊。

病情回顾

2024年12月11日,文师傅不慎从货车上坠落,头部着地后便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后,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文师傅的左侧顶骨凹陷性骨折,碎骨如同碎瓷般刺入脑组织,颅内多发出血,同时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腰椎骨折,每一项伤情都威胁着他的生命。

接诊的余文运第一时间了解到,文师傅的妻子同样是一名聋哑人士,行动困难且交流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神经外科团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双重沟通困境:患者无法感知外界声响,家属只能通过纸笔交流。

图片 6

神经外科团队为患者手术

但生命抢救不等人,医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外科团队第一时间做好手术准备。在术前谈话这个关键环节,为了能让文师傅的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必要性,医护人员拿起了纸笔,开启了一场“纸上对话”。

尽管文师傅的妻子可以写字,但沟通依然困难。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好在,文师傅的岳父能够正常交流,他在电话里给予了手术授权,解决了手术的一大阻碍。最终,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神经外科团队果断决定,先以救人为主,迅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住院期间,每天查房时,医护人员都会通过纸笔与文师傅及其妻子耐心交流。文师傅的妻子也会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丈夫的感受和需求,让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图片 7

护士与患者妻子纸上对话

医护人员也想尽办法给予这对特殊的夫妻更多关怀。十三病区护士邓茜表示,“考虑到患者听不见,我们就采用手机打字的方式和他双向沟通,并用微笑、注视、点赞等身体语言,让他感知到我们的关心,给他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积极康复,已接受手术两个月的文师傅于2月13日接受了第二次手术——颅骨修补术。手术十分顺利,目前,文师傅已经可以有力地抬起胳膊。

在患者妻子与医护人员手写交流的纸张上,记者看到,每张纸上,文师傅的妻子都向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文师傅在康复之路上稳步前行,虽无声世界依旧,但他的眼神中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余文运医生感慨道:“每一次救治都是使命,而这次跨越无声障碍的手术,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