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HPV,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HPV疫苗应该怎么选择?

2024-02-07 15:32 来源部门: 公共卫生科 作者: 王婷 王静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医师  王婷

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一大常见疾病,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接种HPV疫苗是目前预防宫颈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面对HPV疫苗时,许多女性都有着种种疑虑和困惑。已经感染了HPV,还能打疫苗吗?打了疫苗就能完全预防宫颈癌吗?本文围绕关于HPV疫苗最常见的十大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HPV?

HPV也叫人乳头瘤病毒,目前已知有250多种型别,其中3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根据其致癌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低危型HPV

6、11、40、42、43、44型等,常引起多种良性乳头状瘤或疣等。

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型等,可引起恶性肿瘤,常见宫颈癌、肛门癌、阴茎癌、外阴癌等。

医生提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目前已明确99%以上的宫颈癌,都与HPV持续感染有关。

感染了HPV,还有必要接种HPV疫苗吗?

有必要。HPV感染只能引起局部暂时的细胞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滴度很低,可能出现持续反复感染。接种HPV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获得持久可靠保护,预防再次感染。

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女性通常以单一类型的HPV感染为主。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可分别覆盖2种、4种、9种HPV型别。即使正在感染部分型别HPV,接种疫苗依然可以获得保护,预防未感染型别HPV所致的疾病,减少再次中招的风险。


HPV有哪些主要感染途径?

性传播

性传播是HPV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中的黏膜接触均可造成感染。

母婴传播

常见于生殖道感染HP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

皮肤黏膜接触

除子宫颈外,HPV也可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如口腔、咽喉、皮肤和肛门等,并诱发相应的病变。

感染了HPV,一定会得宫颈癌吗?

不一定。HPV感染很常见,大约70%-80%的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感染过,但大部分感染,都会被自身免疫反应消除掉,只有10%-15%的女性呈现持续性病毒感染状态。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超过84.5%的宫颈鳞癌病例,都与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有关。从HPV持续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大多数人从宫颈上皮内病变发展为浸润型宫颈癌需要10-15年,但也有少数女性会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因此,只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适当干预,就能大大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打疫苗可以治疗HPV吗?

不能。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没有治疗作用,也不能清除已经感染的HPV。接种HPV疫苗,可以降低HPV感染风险,是目前最有效且不可替代的宫颈癌一级预防策略。尽早接种HPV疫苗,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最佳的预防方案。


什么时候接种HPV疫苗最好?

一般认为,女性未有性生活之前接种效果最佳。世卫组织建议,9至14岁是接种HPV疫苗的黄金年龄。尽早、尽小接种HPV疫苗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有什么区别?


打HPV疫苗前,要不要做相关检查?

不用。接种前没有硬性要求必须检查,不需要因为打疫苗,专门去做检查。从个人健康角度来说,医生建议:

无性生活者,不用查

HPV病毒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如果女性年龄<25岁,没有过性生活,感染的概率较低,加上筛查取样特殊性,不建议检查。

有性生活者,定期筛查

有性生活后,感染HPV的风险增加,如果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可能会引起宫颈癌、生殖道周围癌变,所以应定期筛查。

打了HPV疫苗,就一定不会得宫颈癌吗?

医生表示,所有的疫苗都不能保证达到100%的保护效力。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大部分的宫颈癌,但疫苗没覆盖到的高危致癌型HPV病毒,还是有可能影响女性健康。

男性也需要打HPV疫苗吗?

男女都会感染HPV,并可以互相传播。但是相对而言,男性感染HPV的致病性没有女性严重。男性也可以接种HPV疫苗,但在国内目前还未推行。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有进口四价、九价HPV疫苗可供选择,年龄覆盖9-45岁。除工作日外,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六上午(8:00-12:00)开放HPV疫苗接种服务。


王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任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医务管理信息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协会理事。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副主编著作1部,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核心论文3篇,参与完成省重点课题2项。

在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领域拥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对于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策略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