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 健康科普详细

哺乳期妇女中西医结合膳食营养指导

2025-05-09 10:24 来源部门: 营养科 作者: 王顺民

乳母的营养是泌乳的基础,动物性食物可提供丰富优质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建议乳母每天摄入200g鱼、禽、蛋和瘦肉(其中包括蛋类50g)。为满足蛋白质、能量和钙需要,还要提供25g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10g坚果、300g的牛奶。为保证乳汁中碘和维生素A的含量,乳母应选用碘盐烹调食物,适当摄入海带、紫菜、鱼、贝类等海产品和动物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物。

乳母的心理及精神状态是影响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哺乳期间保持愉悦心情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坚持哺乳、适量的身体活动,吸烟、饮酒会影响乳汁分泌,影响婴儿睡眠及精神运动发育,哺乳期间应忌烟酒,限制饮用浓茶和大量咖啡。

核心推荐

·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坚持整个哺乳期营养均衡。

·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

·合理补充维生素D。

·家庭支持,愉悦心情,充足睡眠,坚持母乳喂养。

·增加身体活动,促进产后恢复健康体重。

·多喝汤和水,限制浓茶和咖啡,忌烟酒。

实践应用

1.如何合理安排乳母的膳食

产妇在分娩后可能会感到疲劳无力或胃口、食欲较差,可选择较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挂面,馄饨、粥,蒸或煮的鸡蛋,之后就可过渡到正常膳食。刮宫产的产妇,手术后约24小时胃肠功能恢复,应先给予术后流食1天,但忌用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情况好转后给予半流食1-2天,再转为普通膳食,采用全身麻醉或手术情况较为复杂的剖宫产术后妇女的饮食应遍,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食物。

表1乳母一天食谱举例

2.如何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摄入


乳母膳食蛋白质需要有所高,在一般成年女性基础上每天要增加25g、鱼、禽、肉、道、奶及大豆类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表2列举了可提供25g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组合,供参考选用,最好一天选用3种以上,数量适当合理搭配,以获得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

此外,乳母的维生素A推荐量比

一般成年女性增加600pgRAE,

动物肝脏富含活性维生素A(视黄醇),

利用效率较高,每周增选1-2次猪肝(总量85g)或鸡肝(总量40g),可以达到推荐摄入量。

表2 25g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组合举例

3.如何摄入充足的钙和

表3获得1000mg钙的食物组合

乳母膳食碘推荐摄入量比非孕非哺乳女性增加120ug/天,总量达到240ug/天。乳母要达到240ug/天碘的推荐量以满足身体需要,除选用碘盐烹调食物外,还需增加碘含量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贻贝等。建议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可提供140ug碘的常见食物有:海带(鲜120g)、紫菜(3g)、赠贝(40g)、海鱼(50g)。

4.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影响泌乳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婴儿和乳母两个方面,其中婴儿吸吮是母亲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的启动因素。新生儿出生后10~30分钟内吸吮反射能力最强,因此在产后1小时内应尽早让新生儿吸吮乳头及乳晕,是乳母及其家庭成员必需具有的喂养态度和行为,此时添加其他食物(糖水、配方奶等)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都不利于成功母乳喂养。

对乳母而言,乳汁分泌与其生理(神经内分泌)、心理、认知(知识、态度和信念)、膳食营养、睡眠、身体活动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1)合理营养是乳汁分泌的物质基础,而食物多样是充足营养的保障。合理膳食、食物多样,对健康食物不要有禁忌。

(2)调整产后心理和情绪,产后乳母心理和情绪可能发生变化,一般会在产后10~14天明显改善;如心理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和支持。

(3)生活规律,充足睡眠,适宜身体活动,乳母要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以促进乳汁分泌和产后恢复。

5.产后如何进行体重管理

产后超重一方面源于孕前超重或孕期增重过多,另一方面与产后体重滞留有关。产后体重管理的目的是预防产后体重滞留及后续的超重和肥胖。产后体重管理主要包括两个主要内容:①监测和评估产后体重;②通过合理膳食和充足身体活动等综合指施,便产后女性逐渐达到并维持健康体重(BMI为18.5~23.9kg/m*)。研究证明,产后体重每周下降0.5kg是安全而且有效的,减重过快可能影响产后恢复以及母乳分泌,

(1)孕期体重增长的1/3~1/4(3-4kg)为储备的脂肪,产后采用母乳喂养婴儿,每日随乳汁消耗的能量平均为650kcal/天,0~6月龄的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孕期储存脂肪的动员消耗和体重恢复。

(2)合理膳食和适宜身体活动联合干预被认为是产后体重管理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产后要做到食物多样不过量。

(3)产后应循序渐进增加适度身体活动,即使剖宫产的产妇术后24小时也应下床活动,产褥期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步行、盆底运动和伸展运动等,减少静坐活动和视屏时间。自然分娩产妇一般在产后第2天就可以开始产褥期保健操,每1-2天增加1节,每节做8~16次(如图1所示)。但不宜在分娩后很快恢复高强度运动以及过早负重劳动。

NORMAL

图1产褥期保健操

6.如何合理饮用汤、水和茶

乳母每天分泌乳汁,加上自身代谢的增加,水需要量也相应地增加。每日应比孕前增加1100m水的摄入,每餐都应保证有带汤的食物。但汤的营养密度不高,过量喝汤会影响其他食物如主食和肉类的摄取,造成贫血和营养不足等问题,因此喝汤也有讲究。

(1)餐前不宜喝太多汤。可在餐前喝半碗至一碗汤,待到八九成饱后再喝一碗汤。(2)喝汤的同时要吃肉,肉汤的营养成分大约只有肉的1/10,为了满足产妇和宝宝的营养,应该连肉带汤一起食用。(3)不宜喝多油浓汤。太浓、脂肪太多的汤不仅会影响产妇的食欲,还会引起婴儿脂肪消化不良性腹泻,煲汤的材料宜选择一盛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如鱼类、瘦肉、去皮的需类、瘦排骨等,也可以喝蛋花汤、豆腐汤、蔬菜汤、面汤及米汤等。婴儿3个月内,乳母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茶。3个月后,乳母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应小于200mg。

药膳推荐

中医学认为产后缺乳其病机主要有二:一是气血虚弱,化源不足;二是肝郁气滞,瘀滞不行。故选择药膳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即辨证施膳。

穿山甲当归母鸡汤

原料:花母鸡1只,穿山甲15克,当归10克。

制法:①将穿山甲、当归装入纱布袋内,扎口。②花母鸡宰杀,去毛、内脏,与药袋共置沙锅中,加水适量,煮至母鸡肉熟烂。吃肉饮汤。

功效:通乳活血,适用产后乳汁不下。

木瓜鲫鱼汤

原料:鲫鱼1条(约350克),半熟番木瓜500克,漏芦30克,姜片4片,盐、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①将半熟番木瓜去皮,切块。②鲫鱼宰杀,去鳞、内脏、鳃,下植物油锅煎至微黄色。③半熟番木瓜块、姜片、漏芦、鲫鱼共置汤煲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煲1~2小时,入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生血,催乳发奶。适用症见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形瘦虚羸、气短懒言、乳汁缺少或清稀属气血不足型产后乳汁不足者。

穿山甲炖猪蹄

原料:猪蹄2个,穿山甲20克。

制法:①将猪蹄洗净,切两半。②猪蹄与穿山甲共置沙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炖至猪蹄熟透即成。吃猪蹄喝汤。

功效:通乳,适用产后乳汁不下。

当归黄芪鲤鱼汤

原料:鲤鱼1条(约重500克),黄芪50克,当归12克,生姜4片,盐适量。

制法:①将鲤鱼宰杀,去鳞、鳃、内脏。②炒锅放油烧热,下生姜片煽香,放入鲤鱼、当归、黄芪,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煲2小时,入盐调味即食。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催乳,适用症见产后虚羸、头昏心悸、面色淡白、乳汁不足属气血虚型产后乳汁不足者。

红薯粥

原料:红薯200克,粳米100克。

制法:①将红薯去皮,切块,洗净;粳米淘净。②粳米与红薯块共置锅中,加水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肠通便,适用脾胃虚弱型产后乳汁不通、便秘、大便带血、湿热黄疸、夜盲症等。

王不留行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克,王不留行12克,黄芪30克,盐适量。

制法:①将猪瘦肉洗净,切块。②猪肉块与王不留行、黄芪共置沙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煲1~2小时。③待猪肉熟烂后,入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通乳,适用症见体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乳汁稀少或不通、乳房胀痛有痞块属血气不足型产后乳汁不足者。

党参当归炖墨鱼

原料:鲜墨鱼250克,猪瘦肉末60克,党参30克,当归12克,生姜4片,盐适量。

制法:①将鲜墨鱼宰杀,去内壳,切块。②墨鱼块与猪瘦肉末、党参、当归、生姜共置炖盅内,倒入适量沸水,加盖,以小火隔水炖2~3小时。③入盐调味即食。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催乳,适用症见产后虚羸、面色苍白、眩晕气短、乳汁缺少或清稀属产后体虚型乳汁缺少者。

香菜白饭鱼汤

原料:白饭鱼150克,生姜10克,香菜30克,植物油适量。

制法:①将白饭鱼下植物油锅,放生姜爆至微黄,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煲30分钟。②香菜择洗干净,入锅略煮即成。

功效:芳香健胃,补虚催乳,适用症见产后食欲不振、口渴津少、乳汁稀少、消化不良、胸闷欲吐,体弱型产后乳汁过少者。

黄花菜豆腐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克,黄花菜30克,豆腐1块。

制法:①将猪瘦肉洗净,切块;豆腐洗净,切大块;黄花菜用水泡软。②将猪瘦肉、黄花菜共置沙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煲1小时。③放入豆腐块,煲1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滋阴,通乳,适用症见产后口渴咽干、心烦胸闷、夜睡不安、乳汁减少、大便干结属虚热型产后乳汁过少者。


参考资料: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营养科宣传资料

                 2、路臻主编,药膳对症调养速查彩图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