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65
2022-06-26 14:24 来源部门: 黄政德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3 作者: 庞瑞涵
患者姓名 | 性别 | 女 | 出生日期 | 1979 | 身份证号 | ||
初/复诊 | 复 | 住址 | |||||
医案名称 | 心慌气短 | ||||||
初诊日期 | 2019-9-14 | 电话号码 | |||||
主症 | 心慌气短 | ||||||
现病史 | 心慌气短缓解,任有发作,自觉夜间重于白天,月经量少,色深红,仍有头晕 | ||||||
刻下症 | 心慌气短,经少,深红,头晕,舌红,苔薄白 | ||||||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 | 暂无 | ||||||
病名 | 心慌 | 证型 | 心脾阴虚 | ||||
治则治法 |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 治疗方剂 | 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 | ||||
药物组成 | 黄芪30g西洋参10g当归10g白芍10g大枣5g升麻10g柴胡10g陈皮9g龙眼肉10g炙甘草5g酸枣仁10g远志10g生地15g浮小麦10g X14付 | ||||||
其他治疗措施 | 暂无 | ||||||
案语 | 《景岳全书。怔忡惊悸》:“征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原,所以在上则浮振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忌酒色。”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于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方用二陈汤加当归、莒蒲、远志煎汤送服朱砂细末三分,有热者加玄参数钱,自能安枕熟睡而无惊悸矣。’ 本案患者心慌气短缓解,任有发作,自觉夜间重于白天,月经量少,色深红,仍有头晕,舌红,苔薄白辨证为心脾阴虚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治疗。 | ||||||
关键词 | 心悸;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