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65

2022-06-18 13:34 来源部门: 黄政德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3 作者: 庞瑞涵

患者姓名

性别
初/复诊

初诊
出生日期
67岁
医案名称
眩晕







初诊日期
2019-11-11



医院病历号



主症
眩晕,2年余







现病史








刻下症
患者诉头昏,甚时恶心欲呕,走路不稳,情绪抑郁,胃闷胀,纳寐可,尿频,小便调,舌胖大,色黯苔白,脉弦。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








病名
眩晕



证型

气血瘀滞

治则治法
行气理气,疏肝解郁



治疗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
柴胡10g,白芍10g,川芎10g,西洋参15g(先),法夏10g,陈皮9g,枳壳15g,木香10g,竹茹10g,茯苓15g,炮姜10g,大枣6枚,甘草3枚,天麻10g×14付







其他治疗措施








案语
眩晕是以目眩与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
黑,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有关眩晕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眩”。该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有较多描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气郁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应从风火立论。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力倡“无痰则不作眩”之说,并提出当“治痰为先”。患者头晕,乃血不上荣之表现;恶心,胃闷胀,为胃气不痛;情绪抑郁为肝气瘀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失于濡养,舌黯,脉弦。主方为柴胡疏肝散,柴胡苦辛入肝胆,擅于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能行气解郁,活血止痛;西洋参补气养阴;枳壳行气止痛以梳理肝脾;陈皮,木香理气行滞,又健脾消食;法夏,竹茹化痰止呕兼和胃;茯苓健脾补中;炮姜收敛止痛;天麻平抑肝阳,祛风止痛,为治眩晕良药大枣,甘草调和诸药。







关键词
眩晕,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