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39

2022-06-24 21:52 来源部门: 黄政德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管理员3 作者: 庞瑞涵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68
身份证号

初/复诊
初诊
住址
拒绝




医案名称
胃胀






初诊/复诊日期
2022-05-31


电话号码

-

主症
胃胀5年余






现病史
患者诉胃胀,食后为甚,伴口干口苦






刻下症
Xx,二便调,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弱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
胃镜示:1.反流性食x2.浅表性胃炎3.十二指肠x炎






病名
胃胀


证型

鼓胀证

治则治法
温中养气


治疗方剂

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组成
党参15g、法夏10g、陈皮10g、竹茹10g、降香10g、北沙参15g、川芎10g、炮姜10g、炒麦芽15g、白术10g、甘草3g、大枣5g、元胡10g、麦冬10g×14付






其他治疗措施
暂无






案语
胃痛又名“胃脘痛”“心下痛”,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嗝咽不通,食饮不下”。唐宋以前多将胃痛与心痛相混淆,直至金元时期李东垣于《兰室秘藏》中首立“胃脘痛”一门,朱丹溪于《丹溪心法心脾痛》明确指出“心痛,即胃脘痛”,明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有“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处于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景岳全书心腹痛》更对胃痛病因病机进行了相关论述,其有言,“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关键词
胃胀;六君子汤






记录&整理者:谢成功

案语:邓国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