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专版报道:一甲子中医药飘香 一代代展大医精诚

2024-02-07 10:37 来源部门: 长沙晚报 作者:

本文摘自《长沙晚报》2023年12月18日

第17482号第5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60年华诞,自1963年建院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医附一人谱写出奉献与拼搏的时代乐章,打造深受百姓信赖的口碑医院。

图片 29

在医疗资源优质并丰富的湖南长沙,提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仅耳熟能详,而且是老百姓心中深为信任的中医特色医院。

如果把医院比喻为苍天大树,培育出的各个重点专科便是挺拔强劲的枝干。各专科团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送去了希望。

科室名片

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是国内最早建科并开展中医肝病诊治的专科之一,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病种建设单位。中医肝胆病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在2021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在全国专科排名第四。专科建有湖南省最大的肝病实验室,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脏病理)三级实验室、卫生部PCR实验室等技术平台。肝衰竭(重型肝炎)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荣誉故事

01

肝衰竭患者迎来曙光

目前,该专科已建立了以“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将肝衰竭8周、48周病死率分别降低8.06%、7.72%,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专科获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26项课题资助,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制订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路径及指南5项,已成为行业标准。

02

乙肝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

基于目前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的弊端,孙克伟教授带领团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可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团队通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不断筛选优化,形成了具有补益肝肾、清热解毒功效的补肾解毒方,为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03

肝癌不再是绝症的代名词

肝病科借助西医诊疗技术,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特色治疗,让肝癌不再成为绝症的代名词。


科室名片

眼  科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对全国610家公立三级中医医院的21个学科(专科)的综合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入榜中医眼科学全国排名第4。

荣誉故事

01

敢为、善为、巧为疑难复杂手术

胡正清的妻子多年前也是在该院眼科住院治疗恢复了光明,老人抱着极大的希望找到了为他妻子做手术的眼科主任陈向东。

“从医后,看到很多病人恢复健康,是医生莫大的幸福,尤其给患者带来光明之后,看到一张张笑脸,心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陈向东说。

02

勇攀高峰,攻克众多临床医学难题

科室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引领和新生力量的传承。在临床方面,该院眼科拥有张怀安、李传课、彭清华、秦裕辉、喻京生、张健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老中医。

在中医传承的基础上,科室重视现代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开展,尤其是眼科显微手术技术。近年来,科室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复杂眼外伤修复联合玻璃体切割眼内异物取出、房水引流物植入、羊膜移植、眼化学伤和热烧伤眼表重建、泪道插管与支架植入等一系列高水平的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攻克众多临床医学难题。该院眼科的手术量、手术疗效及病人满意率在全国同类医院中居先进水平。


科室名片

针灸推拿康复中心

科室团队近十年来共立项科研课题14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2项,省部级课题43项,共获得科研成果与教学奖项8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省部级成果奖42项;新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专利56项。

荣誉故事

01

中医针灸让偏身瘫痪小伙独立行走

那年长沙的盛夏,烈日似火,针灸推拿科主任章薇把当天最后一名患者送出诊室,倒进茶杯里的水还没有入口,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母亲搀着偏身瘫痪的儿子出现在诊室门口。

吴爷爷是一位102岁的抗战老兵,出院时,他竖起大拇指反复念叨着:“中医好!针灸棒!”。吴爷爷中风后出现了偏瘫肢体的痉挛瘫痪,在针灸推拿康复中心住院期间,科室团队运用特色技术“张力平衡针法”,并结合康复综合治疗,为他重拾了“健康梦”。 

02

精研技术为传统中医精髓聚能

为了让患者“医”路畅通,科室实施一站式服务,在全国率先提出3个创新诊疗模式,即“针推康融合式”跨专业、“辐射式”跨科室、“网点式”跨区域诊疗模式。同时,科室团队借助“湘中医”医疗联盟针灸推拿康复专业联盟与省内72家市县级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借助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在省内外50家医院建立了流派二级工作站;借助区域中医针灸诊疗中心举办“湘鄂豫赣黔”五省大型学术交流会,广泛地推广了科室特色技术和研究成果,带动针灸推拿康复事业的共同发展。


科室名片

妇产科

该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科技创新平台——中医生殖健康临床研究中心等。近三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8部,共获得科研奖励8项。

荣誉故事

01

用中医治愈无数不孕症患者

提到中医妇产科,尤昭玲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是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她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仁心,治愈了无数不孕症患者。

无论何时,尤昭玲教授的诊室外总是排起长队,这些从全国各地前来求诊的不孕症患者将尤昭玲教授称之为“送子观音”,许多患者感激地将经她治疗后产下的孩子称为“尤宝宝”。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生殖团队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解决不孕不育这一医学难题,目前,医院已实现了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和治疗,形成了辅助生殖技术中西医结合辅治四大处方,有效结合中医内服法和外治法,帮助数万名患者更快更好地达到期待疗效。

02

为危急重症孕产妇筑牢生命防线

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这些凶险的孕产妇危急重症,越多越多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近年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二孩、三孩妈妈并发症和合并症逐年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所增高,产科面临的危急重症也越来越多。许多危重情况无法早期预见,可一旦发生,威胁的是两个生命。

精准高效的病情诊断、严密完善的应急机制,绿色畅通的抢救通道,勠力同心的多学科配合,是邹女士顺利分娩健康宝宝的关键。该院妇产科制定了严密完善的应急抢救预案,开辟绿色畅通的救治通道,多学科配合,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孕产妇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谈珍瑜表示,构筑孕产妇生命安全线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大的心愿。

图片 47

六十载求索奋斗,春华秋实;六十载步履铿锵,薪火传承!

放眼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体员工将努力实现“中医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科荟萃、综合实力领先”的医院愿景,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