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小伙剧烈运动后,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酱油色尿!当心横纹肌溶解……

2023-09-01 17:17 来源部门: 肾脏内科 作者: 钟慧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  彭亚军

18岁的高中体育生王同学,在连续高强度集训三天后,凉水沐浴时突然感觉双下肢肌肉酸痛明显,全身乏力,予以按摩放松后无明显缓解,尿液呈现出酱油色,王同学便赶紧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发现,王同学肌酸激酶高达3349单位/升,是正常值的17倍,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预防?本文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指短时间内、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肌肉运动致使体内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横纹肌细胞发生破坏,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大量的肌红蛋白等内容物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再从尿液中排出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或脏器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

肌肉压痛

一般运动后肌肉会出现轻度的酸痛,按压肌肉不会有痛感。如果发生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按压肌肉会感觉特别疼痛,要引起特别重视。

全身乏力

过量运动后感觉全身乏力、疲倦,休息后仍旧难以缓解。

小便变色

小便变色是横纹肌溶解症的最典型的症状。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身体浮肿

横纹肌溶解症会引起身体浮肿,当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并伴有身体某部位浮肿时,应高度警惕此疾病的发生。

医生提醒,除以上典型症状外,横纹肌溶解症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不典型的症状。


如何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尽量避免在高温炎热、潮湿、阳光直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可选择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有利于身体散热。且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耐热能力等,尤其是平时较少运动的人群,应让骨骼肌有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在训练前、中、后充分补充水分、电解质及维生素等,尤其是钾、钠离子,鼓励少量多次的饮水,保证血容量及电解质的稳定。运动应注意劳逸结合,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前后都应充分休息,同时做到锻炼前后不饮酒。

医生提醒,运动也需量力而行,应注意运动安全,合理控制运动强度,不科学的运动不但不能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加重疲劳、减弱免疫力,甚至患上与运动相关的疾病。

一旦出现肌肉酸痛不缓解、乏力、恶心、呕吐、深色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彭亚军: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医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厅级课题5项。

擅长:用中西医理论指导诊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间质性病变等及尿毒症、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相关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