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贫血晕倒数次,不曾想原因竟是它……

2022-01-30 10:52 来源部门: 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 作者: 夏冰心

28岁的小勇去年九月突发晕厥,被诊断为贫血。当时小勇并没有很在意,自行服用了一些红枣、当归之类药材滋补身体。

近三个月来,小勇头晕倒地数次,病情反复发作,小勇仍未重视,直到一个月前突然出现了双脚浮肿的情况,他赶紧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治疗过程中,小勇因重度贫血进行了五次输血,头晕乏力症状得到了改善,但贫血指标难以恢复正常。通过腹部CT提示,小勇长期以来慢性失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罕见肿瘤——胃肠间质瘤!

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迅速组建手术团队,在科室主任王永恒的指导下,由副主任医师刘欢、主治医师段姗姗为患者实施“行经腹腔镜下小肠肿物切除术”。

手术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切下了长达5.4公分的小肠肿物,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通调腑气、行滞通便,调理肠胃。目前,小勇身体恢复良好已出院。

什么是胃肠间质瘤?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王永恒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胃肠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由于胃肠间质瘤最大的特点就是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隐形健康杀手”之称,所以诊出率较低,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

胃肠间质瘤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越好。但据研究显示,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已发展成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发生肝转移和腹腔转移,甚至很多患者都是在肿瘤筛查、体检或做其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此病。医生提醒,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重视常规体检,尤其是胃镜、肠镜检查

胃肠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在胃部最为常见。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应在体检中安排胃镜、肠镜检查,也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及时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早期的胃肠间质瘤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瘤体的增大,胃肠间质瘤可能会表现出如腹痛、黑便和贫血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所以,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排除病变。

胃肠间质瘤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不吸烟、少饮酒。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肠间质瘤的病因之一。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的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不定时定量,或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或食物过烫过咸,都会对胃造成损伤性刺激。

多吃含维生素 A、B、E 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加强蛋白质摄入,有利于保护胃粘膜。

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患者,需定时前往医院检查,以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肠间质瘤。

王永恒主任介绍,早期胃肠间质瘤通过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较高,但发展至晚期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且胃肠间质瘤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通常选择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