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小伙天天熬夜工作,抽烟成瘾,最后竟然得了……
2022-09-14 08:48 来源部门: 管理员 作者: 夏冰心 杨建波
35岁的陈先生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余年,这些年来,陈先生一直按时按量完成每年例行体检,体检结果也很理想。
今年体检时,医生却发现,陈先生肝内出现了肿瘤病变。陈先生赶紧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
医生追问陈先生日常习惯后得知,原来陈先生近一年来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熬夜,熬夜过后又饮酒吃宵夜,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很不规律。除此之外,陈先生自曝吸烟史有20余年,基本每天都要抽1-2包烟,这才引发了肝的病变。
由于发现及时,陈先生身体还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完善术前检查后,由我院肝胆胰、疝外科副主任朱朝庚和主治医生杨建波共同为陈先生进行了经腹腔镜右肝后叶切除术。手术切除肿瘤大小约为22*50毫米,陈先生术后恢复顺利。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副主任朱朝庚介绍,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年龄多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肝癌有年轻化发病的可能性。
如何有效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息息相关,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乙肝疫苗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注射,如果不幸感染了病毒,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定期健康体检
朱朝庚副主任提醒,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每年进行2次肝功能、甲胎蛋白、CA19-9、病毒含量、肝硬度检测、肝脏彩超等检查。
没有以上疾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也应该在30岁以后,至少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检,包括乙肝病毒检查、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检查。
良好生活习惯
肝癌的形成与平时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熬夜加班、久坐少运动、喝酒抽烟、暴饮暴食、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乱吃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肝脏健康,长时间还会导致肝纤维化,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合理饮食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摄入发霉、变质的食物,比如霉变了的花生油等。烹饪食物过程中烧糊烤焦的食物也不宜使用,这些食物中含有的黄霉毒素十分影响肝脏健康。
朱朝庚副主任提醒,肝癌被称为“沉默的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人察觉。但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于体检的重视,肝癌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早期肝癌患者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话,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以上,也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朝庚: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主任,肝胆胰、疝外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肝胆胰外科快速康复委员会委员。对肝脏胰脾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省科技厅三项课题资助,院级创新人才基金一项,发表核心期刊二十篇,SCI论文一篇。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精准肝段切除、复杂的肝胆管结石手术、开腹或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杨建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讲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协会青年委员,微创及内镜中医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普外微创外科肝胆、疝、胃肠道等疾病外科研究和微创治疗。曾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肿瘤专业学术研讨会,擅长肝胆、疝、胃肠等外科手术及中西医诊疗,擅长腹腔镜联合胃肠镜、胆道镜等治疗。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擅长:肝胆疾病、疝手术及中西医治疗。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