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腹部长出足球大包块,形似“怀孕”,却不痛不痒,原因是……
2023-11-06 09:36 来源部门: 肝胆胰、疝与腹壁外科 作者: 潇湘晨报
男子腹部长出足球大包块,形似“怀孕”,却不痛不痒,原因是……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疝与腹壁外科副主任医师 魏源水
近日,45岁的王先生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他的腹部有一个足球大小的包块,连肚脐眼都被挤到了一边。这个包块不痛不痒,却给王先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像怀了个宝宝一样的,别人说我怀了八九个月,都快要生了!”王先生回忆。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疝与腹壁外科副主任医师魏源水介绍,王先生患上了腹壁巨大切口疝合并腹壁功能不全。原来去年九月,王先生做了两次腹部开刀手术。魏源水提到,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做腹部手术后,形成切口疝的几率稍大。
腹部长出大包,“像怀孕八九个月”
“别人都说我像怀孕八九个月,快要生了一样。”王先生回忆,腹部长出的大包让自己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王先生腹壁上的包块纵径长达20厘米,横径15厘米,肚脐都被肿物挤向另一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疝与腹壁外科副主任医师魏源水介绍,王先生患上腹壁巨大切口疝合并腹壁功能不全,腹壁缺损最大直径达到了18厘米,宛如在腹腔内形成了一个“小腹腔”。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影响心肺功能,如果疝内容物嵌顿,会导致肠梗阻,严重时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而危及生命。
腹壁切口疝属于腹外疝的一种,是由于手术造成的腹壁切口处的筋膜或肌肉未能完全愈合,腹腔内脏器或组织在腹腔内压力作用下,通过切口向外突出的病症。
去年九月,王先生因为肠道疾病,先后两次接受腹部开刀手术。术后两个月,腹部出现了拳头大小的包块。“当时包块还小的时候,手一按下就消失了,平躺下,包块也几乎看不见,当时就没有太在意。”而近期,包块突然迅速长大,王先生需要一直穿戴腹带固定包块,给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肥胖、糖尿病患者等做完腹部手术后,形成切口疝的几率更大
魏源水介绍,王先生来就医时,肠管已经粘连在了疝上。“这个疝会继续长大,如果肠管卡在里面,可能会坏死。这种腹壁上的疝,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及时治疗、及时手术。”魏源水说。
手术团队在全麻下为王先生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采用腹壁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将患者的腹壁缺损关闭,再将合成补片置入,加强患者腹壁强度,将王先生的腹壁形状恢复至正常状态。
该手术难点在于,患者腹腔内部肠管粘连严重,手术操作要求高、难度大。同时,患者腹壁缺损巨大,手术过程中需要先将右侧腹直肌向两侧充分游离,再用游离好的腹壁肌肉将缺损缝合关闭。最后,再将合成补片准确置入腹壁肌肉后间隙,既避免补片直接与肠管接触,也符合人体力学原理。
“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高龄的病人,做腹部手术以后,形成切口疝的几率会大一点。”魏源水介绍,建议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最好不要吸烟,控制体重,将其维持在正常水平,适当做一些运动,有利于后续康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疝与腹壁外科是湖南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委员单位,诊疗技术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特别在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式手术治疗各种疑难疝,如腹壁切口疝,食管裂孔疝,造口旁疝、巨大疝、复发疝、腰疝、脐疝等积累了丰富经验。
魏源水: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肝癌学组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学组常务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微创及内镜中医全程管理学会委员。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工作20多年,对肝胆胰脾疾病、疝与腹壁外科等疾病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复杂肝胆胰手术和各种疝手术。如: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腹腔镜脾切除、腹腔镜脾部分切除、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腔镜腹股沟疝修补、腹腔镜切口疝修补、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在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