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10年,肺癌风险可降低50%!肺癌可以这样来防治!
2025-04-21 08:37 来源部门: 肿瘤医学中心 作者: 杨晓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 王理槐
4月15日-21日是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大众健康。数据显示,男性因肺癌死亡的比例高达38.08%,女性为16% 。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肺癌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王理槐围绕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
未病先防
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主张在疾病还没发生或刚有苗头时提前干预。
戒除烟瘾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诱因,烟草中含有 70 余种致癌物,会直接损伤肺细胞。研究表明,戒烟后肺部修复功能逐渐恢复,戒烟 10 年者肺癌风险可降低 50%。
职业防护
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焦油等致癌物的人群,需严格佩戴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良好生活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C 的果蔬,减少煎炸烧烤食物;同时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调和气血。
欲病早查
肺癌的早期诊断治愈率可达70%以上,但我国在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肺癌检出率不足20%。因此,应及时关注身体出现的细微异常,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高危人群
建议以下高危人群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其灵敏度是胸片的4倍,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5。
▲长期吸烟(年吸烟量≥30包);
▲有肺癌家族史(风险增加1.8~2.4倍);
▲年龄≥50岁者。
非特异性症状
持续两周以上的干咳、痰中带血丝、不明原因胸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避免误诊为普通呼吸道疾病。
既病防变
阶段抗癌
▲早期肺癌的根治首选手术切除,术后通过服用中药扶助正气、调节免疫力,能够加速术后康复,降低复发风险。
▲中晚期肺癌在接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的同时,可配合中医药治疗,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例如在化疗期间,可依据患者证型选用当归补血汤、二至丸等中药,或服用我院自制药抗瘤升白片、益气扶正合剂等,用于预防或改善骨髓抑制。
症状管理
癌性疼痛患者可在西药镇痛基础上,配合针灸合谷、内关等穴位,服用延胡索、白芷等中药,或外敷医院自制消肿止痛外敷散,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呼吸困难患者,配合参蛤散研粉冲服,改善肺功能;艾灸肺俞穴每日20分钟,缓解气促。
瘥后防复
定期监测
按期随访复查,可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病灶,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早期干预和处理,以提高恢复效果。
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高峰期在五年以内,尤其集中在治疗后两年之内,需密切随访复查。
医生建议
▲术后两年以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
▲术后三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晚期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每6-8周复查一次;
▲若出现新症状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诊。
生活起居
术后饮食需少食辛辣油腻及腌制、熏烤类食物,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冥想、五行音乐疗法、社交活动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免疫力。
扶正固本
根据体质选用补气养阴、健脾化痰等方剂,改善体内环境,降低复发转移风险,配合针灸/艾灸足三里、肺俞等穴位,调节免疫力。
中医治疗肺癌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可偏信偏方或病友有效处方照搬照用。
王理槐: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三科(胸部肿瘤科)副主任,湖南省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中心肺癌组组长,长沙市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院十佳青年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CACA肿瘤运动康复专委会委员,世中联肿瘤心身专委会委员,湖南省中医信息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中医肿瘤专委会常委。近5年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副主编著作3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0篇。擅长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包括健康宣教、癌症风险因素评估咨询、筛检计划制定、结果解读等。尤其专注中医药在肺癌癌前病变中的干预,中医药在肺癌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中的“减毒增效”研究。
杨晓: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湖南省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中心成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及参与省厅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医学著作4部。擅长肺癌、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