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10年,他重新听见世界
2025-04-18 09:00 来源部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 卢帅、王鑫
“听见的感觉真好!好棒!”,失聪10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师傅通过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的声音。
听力,是我们连接世界的桥梁。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士。听力障碍不仅影响沟通,还可能导致认知衰退、心理孤独。
典型病例
46岁的黄师傅,11年前右耳突发性耳聋,不久后,左耳也接连失聪。突如其来的意外,让黄师傅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社交圈,身心备受打击。因为无法听见汽车鸣笛的声音,黄师傅甚至不敢独自过马路。普通的日常生活,对他来说,困难重重。
为了治疗耳聋,黄师傅几经辗转。传统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帮助听障者,但对于像黄师傅这样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助听器的效果十分有限。
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手段。人工耳蜗是一种直接绕过受损毛细胞、通过电信号刺激听神经传递声音的高科技医疗设备。
它不是简单地放大声音,而是重建听觉通路,通过微创手术在体内植入耳蜗,再使用体外声音处理器收集环境声音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将信号传递给听神经,最终让大脑“听懂”声音。
然而,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让黄师傅望而却步。
惠民政策
2024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新政策,将医用耗材"人工耳蜗植入体"纳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2025年3月,国家人工耳蜗类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在全国同步落地执行。
在两项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人工耳蜗大幅降价,单套均价从20余万元大幅降至5万元左右。加上医保还能报销大部分费用,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得到极大缓解。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胡革的指导下,主任医师廖俊、主治医师卢帅为黄师傅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后1个月,黄师傅来院进行人工耳蜗开机调试。“有声音吗?能听清吗?”“听得到,太棒了!”,黄师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医护团队的帮助下,通过人工耳蜗,黄师傅终于告别10年“无声世界”,重启人生的“音量键”。
健康科普
廖俊主任医师介绍,1-5岁是孩子语言发育黄金期,对于先天性双侧极重度耳聋患儿,尽早植入人工耳蜗能帮助孩子建立语言能力,避免因聋致哑。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后,孩子可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对于语后重度/极重度聋患者(患者本来能听见、会讲话,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损失,如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等),只要符合手术适应症,所有年龄段均可实施人工耳蜗植入。
佩戴传统助听器无效者,即纯音测听阈值>80分贝,或佩戴助听器后言语识别率<30%,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症评估。
胡革: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湖南省中医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中西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头颈肿瘤学组委员,湖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常见疾病。主攻鼾症,头颈肿瘤如鼻咽癌、喉癌、舌癌、口颊癌、甲状腺肿瘤、颅颌面骨折等。
廖俊:主任医师,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听力保健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耳外科学组、耳内科学组、小儿学组委员。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耳科显微及耳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咽喉头颈肿瘤手术。
卢帅: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委员、湖南中医与中西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耳内镜、显微镜下耳科手术、鼻内镜鼻科疾病诊疗、鼾症治疗、头颈肿瘤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