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不好,试试中医这些办法

2025-03-24 08:56 来源部门: 儿童医学中心 作者: 李凡、谢静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  谢静


家长朋友们

你家崽崽是否也有这些情况

翻来覆去“扭虱婆”

半夜哭闹“开演唱会”

睡觉张着嘴,像“小金鱼”

孩子们总是睡不安稳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今天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找回被偷走的睡眠”?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谢静进行了详细介绍。

主要原因

孩子睡不好,原因多样,只有找准根源,才能有效改善。主要分为生理和病理两大方面:

生理因素

常见有睡前过于兴奋、睡眠环境不好,环境改变,作息不规律等。经过调整后,孩子的睡眠就能得到改善。

病理因素

消化不良

“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睡前吃零食,脾胃“加班”消化食物,肚子胀或反酸。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扁桃体肿大,导致气道阻塞,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氧气不够,睡眠质量差。

心理情绪

学习压力大,焦虑抑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白天脾气差。

过敏体质

过敏的孩子常夜间睡不安稳,有的因皮肤瘙痒影响睡眠。

主要表现

❌ 每周≥3次入睡超过30分钟  

❌ 频繁夜醒(≥2次/夜)或早醒  

❌ 打鼾伴呼吸暂停、多汗  

❌ 白天明显情绪低落或过度兴奋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连续1个月出现以上情况,属于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请尽快前往睡眠障碍门诊进行综合评估,切忌盲目使用安神类药物,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生活调整

饮食调养

下午4点后不喝奶茶、不吃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晚餐七分饱,避免生冷油腻;另外,可用一些食疗方,如小米红枣粥、百合银耳羹等。  

睡眠环境

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产品。晚上9点前关闭高亮光源,改用暖光台灯,孩子入睡后关闭灯源,可在睡前按压神门穴(腕横纹尺侧凹陷处)3分钟。  

适度运动

白天适量进行跳绳、八段锦等运动,但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中医调理

从中医角度来看,儿童睡眠障碍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导致的,与气血循环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药汤剂

病症分虚实,多和心、脾胃、肝胆、肾有关,虚证有脾虚、心虚等,实证则有痰、热等邪气。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请根据医生诊断,通过中药汤剂辨证治疗

中医外治法

主要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或调节经络气血等来改善症状:

推拿按摩

针对特定穴位进行推拿,如神门、内关、安眠穴等,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入睡。

耳穴压豆

在耳部相应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通过刺激神门、心、皮质下、交感等对应的穴位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穴位贴敷

应用中医辨证分析选择合适的中药粉末,调制成膏状贴敷于神阙、涌泉等穴位,以辅助改善睡眠。但要注意避免胶布过敏及长时间贴敷。

中药洗浴或者沐足

由医生处方中药煎水洗浴或者泡脚。注意水温<40摄氏度,避免空腹或发热时使用。

此外,药枕、刮痧、针灸、香囊、音乐疗法等方案都有助于睡眠,内外合治效果更佳 。

中医药汤剂调和脏腑,外治法疏通经络,双管齐下,助孩子重获优质睡眠,元气满满迎接新一天。若孩子有睡眠困扰,可前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睡眠障碍门诊,具体治疗方案需专业医生面诊后制定。



谢静: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膳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儿童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委员。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儿童保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小儿脾胃病、抽动症、多动症、遗尿、汗证、过敏性疾病、小儿惊厥等。


李凡: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多发病,主攻儿童脑电图的评估、判断及小儿脑病的中西医防治,对中西结合治疗儿童睡眠障碍及小儿癫痫有较为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