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夏天到,犬狂躁,这些狂犬病救命知识要知道!

2024-05-10 08:24 来源部门: 公共卫生科 作者: 王婷 王静 罗雨佳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医师  王婷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狗、猫等动物容易烦躁和冲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同时人们穿衣相对较少,致使被猫狗抓伤、咬伤等情况增多。

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小时动物致伤门诊日均接诊量比平时增加近一倍。医生提醒,夏季犬伤高发,受伤后若不及时进行规范处理,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


狂犬病传染源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犬科和猫科动物。一些野生肉食哺乳动物,如狐、狼、豹、熊、鼬獾、貉子,以及蝙蝠等也是狂犬病传染的高风险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蛇等非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发病后有发热、头疼等症状,多数患者会在原暴露伤口部位出现疼痛或感觉异常、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

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会出现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多汗流涎等表现。


动物咬伤、抓伤后怎么处理?

被狂犬病传染高风险动物咬伤、抓伤后,立即进行伤口局部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或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等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暴露分级

▲Ⅰ级暴露:

接触或喂饲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舐。

Ⅰ级暴露者一般无感染风险,清洗暴露部位即可,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Ⅱ级暴露者存在轻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需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Ⅲ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破损皮肤被舔舐;

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

直接接触蝙蝠。

Ⅲ级暴露者存在重度感染风险,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疫苗。


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

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接种狂犬疫苗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疫疫苗接种越早越好。目前已获批准用于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主要有两种:

▲5针免疫程序:于暴露后第0(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免疫程序:于暴露后第0天(当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医生提醒,正在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应按时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当某一剂次出现延迟,其后续剂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作相应顺延,无需重启免疫程序。

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可用不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替换,按替换疫苗的免疫程序继续完成剩余剂次。

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极个别人员不良反应可能较重,应及时就诊。


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狂犬病Ⅲ级暴露者及需按照Ⅲ级暴露处置的Ⅱ级暴露者需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用量按照患者每千克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 IU/kg)计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用量按照每千克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 IU/kg)计算;单克隆抗体按照批准的剂量使用。

医生提醒,注射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应按要求推迟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内(含7天)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不少市民疑惑,如果自己既往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再次被咬伤后,还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吗?

医生介绍,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

若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按暴露前或者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除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暴露或者再次暴露后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医生提醒,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日常预防和暴露后规范处置至关重要。

狗、猫的饲养人要为狗、猫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带狗外出时,要使用狗链或给狗戴上笼嘴,防止咬伤他人。市民外出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与不熟悉的猫、狗接触,做好自我防护,留意身边猫、犬伤风险,受伤后规范处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小时动物致伤门诊全年无休,为市民朋友提供不间断的动物咬伤、抓伤等伤口处理服务。咨询电话:0731-89669069。


王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任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医务管理信息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协会理事。国家发明专利2项,副主编著作1部,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核心论文3篇,参与完成省重点课题2项。

在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领域拥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对于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策略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