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血压就像坐上“过山车”?稳住血压要注意……
2024-02-07 15:42 来源部门: 慢病管理科 作者: 蔡亚宏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病管理科副主任 蔡亚宏
近日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一到冬季,血压就特别容易升高,不禁担心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出了状况。
医生介绍,冬季气温下降,一方面,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交感神经会变得更加兴奋,全身血管收缩力增强、心跳加快,从而导致血压上升,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造成血管收缩舒张间幅度增加,更容易引起心脏负荷增加。
另一方面,人们在冬季时往往吃得更多,而且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加上冬天运动相比夏天减少,长期以往血压调节能力就会下降,血液中的胆固醇也容易沉积,从而导致血压上升或波动幅度增大。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血压更容易“失控”,脑卒中、脑梗、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也会激增。
高血压患者冬季如何预防血压升高?
及时保暖,避免劳累
冬季天气寒冷,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去温度特别低的地方,也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不宜在天气寒冷时外出晨练,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监测血压,及时就诊
高血压患者家庭应常备电子血压仪,遇到天气转冷的时候,要加强监测自己的血压,比如以前是一周测一次,在冬季则需要三天或一天测一次。若发现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前往医院咨询。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忌吃高脂肪、高糖及过咸食品,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补充水分,按时饮水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在睡前、起床后喝杯白开水,有利于防止血黏稠度升高,保持大便通畅。
情绪稳定,适当运动
高血压患者要避免不良刺激,防止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血压稳定。坚持适度有氧运动,但在大风、降雪、有雾的天气,不宜到户外锻炼。
医生提醒,到了冬季,高血压患者一般都需要调整药量。但是切记应谨遵医嘱,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以免降压过度。
另外,血压控制得好和完全治愈是两回事。如果经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状况得以改善,可以适当遵医嘱减药,但不可随意停药。
蔡亚宏:公共卫生硕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医院慢病管理科副主任,“健康雨花行—双百千万工程”的巡讲专家。中国医师救援协会心理分会理事,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主委,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中医膏方分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老年保健协会理事,湖南省社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心理卫生协会委员,湖南护理学会心理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发表SCI、CSCD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3本,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8项,申请专利6项。
擅长:中医特色手法及互联网+AI技术+心理技能对慢性病进行防治与管理,熟练运用中医经络催眠、认知行为疗法、意象对话、绘画艺术治疗、心身灵整合治疗等技术,对焦虑、抑郁、失眠、婚姻家庭情感问题、团体心理培训、青少年情绪管理、企业EAP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