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脖子痛?要小心是甲状腺出了问题!

2024-05-22 09:27 来源部门: 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 作者: 袁正泰 刘欢 倪志强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欢


39岁的张女士因工作原因经常熬夜,半个月前,张女士突然患上了重感冒。3天前,张女士开始出现左侧脖子、下颌、耳朵周围疼痛等症状,左侧脖子也变得肿胀,触碰时疼痛加重。

张女士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性甲状腺疾病,是引起甲状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主要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如发热、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40度。

▲甲状腺区特征性疼痛

往往先是一侧疼痛,然后转移到对侧。疼痛向耳朵放射,有的患者在吞咽时疼痛明显加重。

▲甲状腺体积增大

感觉喉结下方两侧胀痛,边界不清,有结节感。

▲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相关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毒症期,即发病初期,会出现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躁动等甲亢表现。甲亢一般为轻到中度,也有很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危象,出现神志不清、心跳加速的现象,严重者昏迷甚至休克。

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会出现水肿、怕冷、乏力、精神不振、便秘等症状。

▲血沉异常

血沉加快,外周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者轻度升高。发病初期甲状腺自身抗体可升高,数周之后可恢复正常。

▲甲状腺超声异常

甲状腺内部有片状信号异常病变,密度不均。


高发人群

亚急性甲状腺炎高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6倍。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节高发。

病因

病毒感染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和腮腺炎病毒,通常于流行感冒或感冒后1-2周起病。


如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以不服用药物,一般3-4周后可以自愈。

如果患者颈部疼痛难以忍受,或持续高热,影响生活或睡眠,可以选择服用解热止痛类药物,如芬必得。

如果患者服用止痛退烧药物后,颈部疼痛未缓解,发烧持续不退,考虑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泼尼松。用药4-6周后,激素可逐渐减量,直到停用。

医生提醒,具体用药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如果有胃炎或胃溃疡,需要减少或停用糖皮质药物剂量,同时加用胃粘膜保护药。


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医药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以其独特优势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分为:

外感风热,毒邪壅滞型

多见于急性期。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咽痛、颈部瘿肿疼痛,伴心悸多汗、心烦不眠、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或弦滑。此期多阳、实、热证。

治疗宜清不宜温,且急则治其标,当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中药常用大青叶、板蓝根、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等。

脾肾阳虚,痰瘀阻滞型

多见于甲减期。表现为甲状腺轻度肿大、疼痛不甚或隐痛,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腹胀纳呆,四肢浮肿,心悸怔忡,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疗应缓则治其本,当温阳健脾、化痰活血。常选用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巴戟天、山萸肉、白术、陈皮、茯苓、枳壳、泽泻等。

此外,中医针灸、药物拔罐、针刺、中医敷贴、熏蒸等方法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何预防亚急性甲状腺炎?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劳累,保持身心愉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体质和抵抗力。

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以清淡、高蛋白、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烟酒,减少对口腔、咽喉等处的刺激。


刘 欢: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学会青年委员,湖南中医及内镜中医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腹腔镜杂志、内镜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参加科研课题4项、国家专利1项,参与研制舒胆浓缩液、合中消胀合剂等中药制剂。

擅长:消化道肿瘤、甲状腺肿瘤疾病的诊治。


袁正泰:外科学硕士、主治医师、讲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硕士毕业,主要从事普外科胃肠道、甲状腺等疾病诊疗和微创治疗。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肿瘤专业学术研讨会,擅长胃肠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微创外科手术及中西医诊疗。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各1项,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中国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擅长:胃肠道肿瘤、甲状腺疾病诊治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