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医案(连载十一)】 胃脘痛

2024-07-17

刘某,女,38岁。2010年7月9日初诊

患者患浅表性胃炎,怕冷,胃脘胀痛一年半,水泻,反复发作。舌淡,苔少,脉细。辨证:脾胃阳虚,升降失常。治法:温阳健脾,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生晒参15g,生北芪10g,炒白术10g,炒六曲15g,乌贼骨12g,西砂仁4g,藿香叶10g,老苏梗6g,怀山药10片,延胡索10g,都芦壳6g,高良姜6g,广橘络6g,鸡内金g。7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0年8月20日二诊:服前方后胃痛已止。大便略稀,头晕,憋闷,舌淡,苔少,脉细。

处方:西洋参10g,生北芪10g,紫丹参5g,乌贼骨12g,西砂仁4g,菲澄茄4g,炒六曲15g,广藿香6g,老苏梗6g,川郁金10g,制首乌15g,明天麻10g,鸡内金6g,浮小麦15g,高良姜6g。7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0年8月27日三诊:胃痛、腹泻已止,舌淡,苔少,脉细。

处方:西洋参15g,生北芪10g,紫丹参7g,炒白术10g, 炒六曲15g,乌贼骨12g,西砂仁4g,高良姜6g,大腹皮 10g,车前子10g,怀山药10g,煨诃子10g, 葫芦壳5g。7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按语:胃脘痛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也是疑难病。在辨证上,首先要分清缓急、虚实、寒热,以及在气、在血。若合并吐血、便血等急性并发症,则为本病较严重的转归;若反复发作,甚至大量吐血或便血,病情更为严重,临床应该积极抢救,根据不同的原因,及时止血以断其流;若气随血脱,当务之急在于益气摄血而固脱。胃痛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饮食宜忌、精神调摄也很重要。本例患者以胃冷痛为特征,伴有腹泻,病程长且反复,脾胃阳虚、升降失常之象显。孙光荣教授温阳健脾、和胃降逆并举,以恢复脾胃的升降、纳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