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王行宽教授临证特色(连载二) 杂病治肝之从肝治肺

2020-11-30

王行宽教授临证特色(连载二)

杂病治肝之从肝治肺

  《素问·咳论》日:“五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究其原因,肝之经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如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循经犯肺,火灼,肺金,清肃之令不行,气机上逆,则发为咳嗽。又《临证指南医案》曰:“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舒展。”若左强右弱,肝气太过,木火太盛,升腾无制,必致肺降失职,肺气不降而为咳逆。王教授从肝治肺,对于咳嗽、哮病,疗效满意。

1.咳嗽治法——清肝宁肺,化痰止咳

适应证  适用于咳嗽(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肝火犯肺患者。症见咳嗽阵作,可随情绪波动增减;或痰少质黏,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或久咳不已,或咽痒,胸胁作痛,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脉小弦滑。

选方  咳血方合三拗汤加减。

用安心青黛6g,瓜蒌皮10g,海浮石15g,炒山栀子10g,诃子6g,炙麻黄5g,杏仁10g,柴胡10g,浙贝10g,甘草5g

加减 若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清肺养阴之品,如沙参、麦冬、地骨皮之属;痰多色黄者,可加天竺黄、枇杷叶以清肺化痰止咳。咽痒者,可加蝉蜕、牛蒡子之类;胸闷气逆者,可加桔梗、枳壳、旋覆花利肺降逆;痰中带血者,加藕节、白茅根凉血止血;胸痛者,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2.哮喘治法——清肝宁肺,祛风化痰,降气平喘

适用证  适用于哮喘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肝火犯肺患者。症见胸部痞闷,喉中痰鸣,咳嗽阵作,或痰少质黏,难以咯出,或痰多色黄,甚则痰中带血,口干苦,咽痒,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

选方  清肝宁肺汤加减。

用药  炙麻黄5g,青黛6g,瓜蒌皮10g,海浮石15g,炒山栀

10g,诃子6g,杏仁10g,浙贝10g,柴胡10g,炒葶苈子15g

蝉衣10g,甘草5g

加减 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若痰多色黄者,可加天竺黄、枇杷叶、鱼腥草、忍冬藤以清肺

化痰止咳;胸闷气逆者,可加桔梗、枳壳、旋覆花利肺降逆;痰中

带血者,加藕节、白茅根凉血止血;大便秘结者,可改瓜蒌皮为全

瓜蒌。(选自《王行宽临床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