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咳嗽就骨折?除了补钙,医生还推荐这些方法……
2025-09-25 10:29 来源部门: 骨伤一科 作者: 胡垚、宋水燕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一科副主任 聂颖
一个咳嗽就能把肋骨震断,一次弯腰就能把脊椎掰折,现在网络流行“脆皮大学生”可不是玩笑,可能是患上了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如何自测呢?中医有什么办法护骨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一科主任医师聂颖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早期无明显症状,中后期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可能引发骨折。
警惕这些症状
身高莫名变矮
一年内身高莫名下降2厘米以上,可能是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椎体变矮。
逐渐弯腰驼背
挺拔身姿逐渐变成弯腰驼背的体态,可能是多节椎体骨折,脊柱不堪重负变形。
频繁腰酸背痛
休息后无法缓解的腰背部疼痛,翻身、起坐时加剧,可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引发的炎症所导致。
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已达到32.9%。骨质疏松症已不是老年专属,已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悄悄侵蚀骨骼健康。
年轻人的伤骨行为
常喝各类饮料
奶茶、可乐等高糖高磷饮料,会抑制钙吸收,加速骨质流失;过量咖啡易导致钙排出增多,肠道钙吸收抑制,骨头越来越脆弱。
长期久坐不动
长期“葛优躺”、久坐、伏案办公,缺乏应力刺激,钙流失速度加快,就像久不使用的机器会生锈,骨头会“悄悄变脆”。
过度防晒减肥
过度防晒,易致钙质吸收减少,峰值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可能会增加;且骨质疏松尤其高发于小身高、低体重的 “脆皮” 人群。
骨头硬度自测法
单腿站立
闭眼单腿站立,记录坚持时间。若<10秒,说明下肢骨骼肌肉力量不足,骨折风险升高。
指压测试
用大拇指按压胫骨(小腿前侧骨头),若感到明显疼痛,可能提示骨密度下降。
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长期服用激素药物、缺乏运动等人群,要警惕骨质疏松。
中西医结合
预防骨质疏松症
饮食
药食同源
中医遵循“肾主骨生髓”理念,推荐日常饮用“杜仲黑豆汤”——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黑豆补肾益精,搭配核桃小火慢炖,在调理脏腑的同时补充天然钙质。
成年人每日需800-1200毫克钙,300毫升牛奶约含300毫克钙,是最佳补充来源,也可通过沙丁鱼(连骨带肉)、芝麻粉、羽衣甘蓝补充。
需注意,一碗骨头汤钙含量仅约2毫克,汤里主要成分是脂肪,避免补钙误区。
外治
特色疗法
可坚持艾灸神阙等穴位。神阙穴,是经络之总枢,位于人体腹部正中央,即肚脐眼的正中心,通过艾灸温和刺激,温阳散寒、调和脾胃,助力气血运化,让骨骼更好地摄取营养。
生活
运动锻炼
剧烈运动易伤骨,推荐练习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其中“双手攀足固肾腰”“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疏通筋骨。
同时,推荐“三力训练法”—— 每周3次快走增强骨密度,3次瑜伽提升平衡能力,每天靠墙静蹲3组,强化肌肉力量,增强骨骼肌肉力量。
早筛
定期筛查
50 岁以上女性、55 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高危人群需提前至 40 岁筛查;
日常生活调养
日常做好防跌倒防护,如浴室铺防滑垫、固定卷边地毯,避免因跌倒引发骨折灾难(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高达 20%,脊柱骨折可能导致瘫痪);
同时还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如可以在上午9:00-10:30、下午2:30-3:30阳光柔和时段,裸露四肢晒太阳10-30分钟,促进钙的吸收。
无论是中医调理还是日常预防,核心都在为骨骼筑起防护墙。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筛查、早干预。从今日起,改掉不良习惯,做到均衡饮食、坚持运动、定期体检,守护好自己的骨骼,远离骨质疏松威胁。
聂颖: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伤一科副主任,长沙市卫健委高层次人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数字骨科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中西结合学会理事,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中西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专委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青年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重点及一般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主要从事脊柱脊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擅长颈腰椎疾病脊柱内镜微创治疗,退行性脊柱疾病、椎间盘疾病、脊柱骨折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