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女性更易生外痔

2025-05-15

痔疮虽非大病却困扰生活,女性因生理特点更易患外痔,故有“十女十痔”之说。外痔是肛门外类似“小水泡”的肿块,内含淤血或增生组织,症状包括疼痛、瘙痒和出血。临床结果显示女性患病率略高(52.6%),中医认为主因是气血不足和湿热下注,现代女性久坐办公、缺乏运动更易中招。

中医应对外痔时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首先,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开具个性化的中药处方1.气滞血瘀型。若外痔伴有疼痛、出血、痔疮肿大等表现,可用止痛如神汤、地榆槐角丸等药物,清热利湿、祛风活血,对病情缓解有帮助。2.湿热下注型。表现为便后出血颜色灰暗,伴有舌红、苔黄、脉滑等,可服用白头翁汤、槐角丸等药物,清热、渗湿、止血。3.风伤肠络型。表现为便血鲜红、出血多,并有舌淡、苔白、脉弦等症状,可用凉血地黄汤等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清热、凉血、祛风。4.脾虚气陷型。这类患者出血量较多,伴有全身乏力、舌淡、苔白等表现,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补气,缓解病情。

其次,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一大特色。比如使用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坐浴,不仅能缓解外痔的疼痛,还可改善灼热、潮湿、坠胀等肛周不适感。具体方法是:将医生辨证开具的中药放入盆中,兑1000毫升40℃左右温水,先将患处置于药水上方熏蒸,然后再泡到药水里坐浴5~10分钟,利用热水促进药物吸收。此外,中医还结合现代医学技术,采用注射疗法,将具有收敛、消炎作用的中药制剂(如明矾注射液)直接注射到外痔部位,促使痔核萎缩、脱落。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特别适合轻度至中度外痔患者,尤其是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外痔这种容易复发的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方面,要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肛门周围的血管,从而减少痔的发生。

运动方面,建议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一会儿,坚持每日适度锻炼,散步、瑜伽、球类运动等能够有效刺激肠道活动,帮助预防便秘。此外,要养成每日提肛(一提一松、有规律地提收肛门)5分钟的习惯,锻炼肛门肌肉,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

卫生方面,要保持肛门及会阴周围清洁干燥。女性生理结构特殊,肛门与会阴距离较近,二者的病理反应容易互相影响。因此,在维持私处清洁的同时,还要避免使用粗糙的纸巾擦拭,减少局部刺激,有条件的可以在便后用温水坐浴清洗(生理期要避免坐浴)。如果出现肛门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尽早发现并治疗痔疮,防止病情恶化。

如若确诊外痔,无手术指征且无急症,在保证以上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日常护理。1.避免用力排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加重肛门压力。如果便秘严重,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或咨询医生其他治疗方法。2.局部热敷。用温水坐浴或热敷肛门,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3.穿宽松衣裤。避免穿紧的裤子或内裤,减少对肛门局部的摩擦和压迫。4.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可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曹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