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百日咳发病数比去年同期高 23 倍 中医治疗方法多
2024-07-12
3月龄的萌萌一个月前患上了百日咳,虽然接受了抗菌治疗,但咳嗽症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近日,由于天气变化,萌萌不慎着凉,咳嗽加重,百日咳核酸数值居高不下。家长便带着萌萌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通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药特色治疗,萌萌顺利恢复。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可绵延数月,故称百日咳,患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时鸡鸣样回声。
中医称百日咳为顿咳、天哮呛、鹭鸶咳,认为百日咳是感受了疫疠之气,导致肺气清肃,痰阻气逆。古代中医提出了许多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方剂治疗本病,如桑白皮汤、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也总结了许多简单易操作的单方、验方、食疗方及外治方。
中医内治方
取马齿苋、鹅不食草、百部、白屈菜,单味用或2、3味联用。每次用单味新鲜药品30-60克或干品20-30克,联合用药时用量减半,水煎服,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咳嗽剧烈、咳甚欲呕的百日咳初咳期及痉咳期的患儿。
取紫皮大蒜500克,去皮捣烂后,加凉开水500毫升浸泡约10小时,过滤去渣,加糖浆500毫升,制成50%浓度的大蒜糖浆。5岁以内患儿每次服用5-10毫升,5岁以上患儿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痉咳期连服7天。
取新鲜鸡胆汁10-20毫升,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服食。无鸡胆,可用猪胆、鸭胆、牛胆。1岁以上患儿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百日咳初咳期及痉咳期。
取百部、白前各10克,雪梨1个,连皮切碎,加冰糖少许、100毫升水,蒸熟喝水。每次服用2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百日咳恢复期咳嗽日久不愈者。
中医外治方
麻黄2克,研成粉末,加面粉、甜酒各10克,调成饼状,敷肺俞、天突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适用于痉咳期咳嗽痰多、痰液稀薄的患儿。
大蒜适量,剥皮捣烂备用,双脚洗净后在脚底先涂抹少许凡士林,再将蒜泥敷在双侧涌泉穴。每晚睡前敷,晨起除去,连敷5-7天。适用于初咳期、痉咳期患儿。需注意若局部出现水泡,则应停止。
中医食疗方
大蒜冰糖饮。取大蒜子10克,冰糖30克。先将大蒜去皮捣烂,再加入冰糖,加水煮沸,每次服用20-30毫升,每日2次。适应于初咳期、痉咳期的患儿。
三汁饮。取雪梨、绿皮甘蔗、白萝卜各100克,捣烂榨汁,每次喝20-30毫升,每日2-3次,连服5-7天。适用于百日咳各期。
医生提醒,对于上述食物过敏者不适用上述食疗方,当孩子出现咳嗽剧烈不能缓解、喘憋严重、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时,应尽快就医,评估病情,尽早治疗。
(谢静 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