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声音是很好的“疗养药”

2021-07-21

人的一生都在声音的包围中度过,它不仅有悦耳和刺耳之分,还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一系列影响。闹钟的滴答声,每一声都响在失眠人的心里,自然界的雨声、蛙鸣却能让人睡得香甜。那么,我们该如果利用“好声音”开启健康的大门呢?

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被迫与噪音共处,特别是在城市中。《2020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有近40%地区的人夜间睡在噪音环境中。

生活在纷繁的噪音中越久,就会让人们越发向往田园生活。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自然界的声音最能让人放松,水的声音对改善积极情绪和健康最有效,鸟的声音与减少压力和烦恼有关。

声音从内到外疗愈身心

让人不快的噪声对人体的伤害是方方面面的。现代人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变得不安和焦虑,甚至暴躁,是因为人体正常频率受到了外界的不良干扰,从而使免疫和代谢系统出现紊乱。

相反,常听“好听”的声音则对健康大有裨益。

感受美好。古人云,“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淅淅沥沥的雨声,叮咚缠绵的泉水声,千回百转的鸟鸣声等,能给人以纯净、一尘不染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唤起心中美好的感觉。而且,虫鸣鸟叫能与人的身体产生“互引作用”,就像产生了共振。

心率变缓。舒缓的自然之声以及音乐可以减缓脉搏、心跳及呼吸速度,降低血压并放松肌肉,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大脑平静。聆听自然声音,如流水声,能诱发大脑产生更多的α脑电波,而这种频率的脑电波是大脑处于平静放松状态下的理想波动频率。

帮助睡眠。电扇的旋转声、空调的轰鸣、瀑布飞驰而下的水流声、电视或收音机没信号时发出的沙沙声,都是典型的白噪音。从声学来看,白噪音在各频段能量分布均匀,包含了我们人耳可听范围内所有声音频率。这类声音能帮人们“屏蔽”掉其他噪音的存在,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所以睡前听一听特别有助睡眠,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下雨天人会特别想睡觉。

改善听力。人们在连续的白噪音背景中听到纯净声音的能力会变得更加精确。

减轻压力。人类天生就特别容易注意到危险和安全的信号,处于充满自然声音的环境中会让人感到安全,放松警惕。每周在自然环境中活动两小时的人,幸福感比较少在户外活动的人高。

寿命更长。《柳叶刀》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居住在绿地附近的人寿命更长,心理健康指数、幸福感更高,孤独感更低。

疼痛感低。长期的工作压力让不少人出现慢性疼痛,但巴塞罗那全球研究所的环境流行病学教授马克·纽文维希森博士发现,无需远行,只要走出家门,置身在充满自然声音和景色的环境中短暂休息,就有助提神醒脑,提升免疫力,令疼痛感降低。

声音也是一剂良药

不仅是美妙的自然声音,悠扬悦耳的音乐也有助于舒缓压力、平复心情,让人身心舒畅。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就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的观点,认为真正好的中医善于运用音乐来养生治病,用乐如用药。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声音对身心的益处,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五音为角、徴、宫、商、羽,分别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相配,而与人身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应,即角音入肝,徵音入心,宫音入脾,商音入肺,羽音入肾。

目前,五音疗法分两类:一是主动治疗,即亲身弹奏乐器和吟唱,即使不懂乐理,只要锻炼自己按照一定的节奏敲打器物,同样可以起到主动治疗的作用。临床上使用这类方式治疗躁狂型精神病、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另一种是被动治疗,即音乐欣赏。

如果大家不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其实只要听一些乐曲风格相对平稳,情节性不太强、起伏不大的中国古典音乐就可以。如果是用耳机听音乐,一定要注意控制音量,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睡眠较差的人,还可以下载一些虫鸣、鸟鸣、雨声、流水声,在睡觉时播放。此外,要想彻底放松身心、酣享睡眠,最好每周都能找个机会远离都市,到大自然中走一走,伴着葱葱郁郁的美景和回旋在山间、溪旁、林间的自然之声,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朱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