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在家艾灸?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2024-05-30 08:12 来源部门: 老年病科 作者: 申思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张稳
艾灸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的功效,是防病保健的好方法。日常生活中,艾灸被广泛应用,深受百姓欢迎。
但不少人自己在家艾灸后,出现了上火、烫伤、皮肤干燥瘙痒、难以入睡等问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张稳介绍,了解居家施灸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可充分发挥艾灸的疗效,减少施灸后不良反应。
医生介绍,由于艾热不能循经,如果施灸时间过长、施灸量过大,艾热在局部停留过久,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甚至烫伤。
其次,偏热性体质的人群,在给予热性艾灸治疗后,会加重人体津液消耗。若未能准确辨证选穴施灸,也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正确施灸方式
施灸前,轻轻按揉施灸部位2-3分钟,可以有效减轻艾热不能循经的问题。长期口干、口臭、大便干结等体质偏热的人群,施灸时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施灸时间,施灸前、中、后需少量、频服温开水,补充津液。
施灸的时间以15分钟为宜,且皮肤产生微微发热即可,避免皮肤烫伤起泡。如果烫伤需及时用冷水冲洗,出现皮肤发红,可以涂烫伤膏。如果出现水泡,可抽出泡液再涂抹抗感染的药膏,如百多邦或者红霉素等。
张稳: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病科主任。医院首届“青苗人才”培养对象。兼任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指南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理事分会理事、湖南省第二届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三届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重视临床实践和知识更新,对老年内科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擅长:老年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病的诊疗,重视老年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难病例有较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基于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对老年综合内科有较强的诊治能力。在老年人药物治疗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注重用药原则、个体化和成本效益,对药物不良反应警惕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