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导致口干、便秘、失眠?赶紧收好这几种中药茶饮方,简单易坚持
2024-02-07 09:48 作者: 王屹菲 黄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 黄娟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三项主要危险因素。“三高”患者除了代谢指标异常以外,长期慢病状态也会带来严重的身心负担,伴随一系列症状,如抑郁、焦虑、口干、乏力、失眠及腹胀、便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医生介绍,只要及早重视、早期筛查、定期评估,“三高”可防可控。坚持健康饮食,加强运动,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和控制“三高”。另外,中药代茶饮也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调理慢病状态、优化治疗方案。
什么是中药茶饮?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茶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逐渐演化出的茶饮也是一种从古至今常用的中药传统剂型。
具体的中药茶饮方在唐代便有记载,如《外台秘要》中的“代茶新饮方”就可“补腰脚,聪耳明目……通腠理,畅脏腑,调摄血脉。”而后的历朝历代也对中药茶饮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配合中药茶饮确实有协同改善血压、血脂、血糖等代谢异常的功效。
中医强调“治未病”及“整体观念”,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药的干预实现“既病防变”,强化患者治疗意识;同时可以“瘥后防复”,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以基于个人体质将“三高”看做一个整体,从而进行综合调控管理。
医生介绍,中草药具有良好的协同降糖、降压、降脂作用,可以改善“三高”所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药茶饮泡服十分简便,相较于中药汤剂,其口感更易于接受,患者可以更好地坚持,养成调养习惯。
中医可以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结合不同患者的体质、症状及当时的血糖、血脂、血压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中药茶饮,从而使调护更加精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茶饮?
高血糖
可选用养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的中药泡茶饮用,亦可根据药食同源目录表选择。常用的茶饮方:黄芪6克、麦冬6克、枸杞子3克、玉竹3克、石斛3克。
高血压
可选用具有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功效的中药泡茶饮用,常选用菊花6克、枸杞子6克、炒决明子6克、炒山楂6克、麦冬6克、罗布麻6克等。
高血脂
可选用健脾祛湿、化痰降浊功效等功效的中药泡茶饮用,常选用荷叶6克、女贞子6克、黄连3克、山楂6克、决明子6克、丹参6克等。
医生介绍,其他伴随“三高”的慢病症状可以选择如下中药茶饮:
口干
“三高”好发于老年人,常伴有肝肾阴虚,以致津液不足,而生口干口渴,糖尿病患者尤甚。
若口渴多饮,有热象者,可选用竹叶6克、桑叶6克、乌梅6克、麦冬6克。若口干但不想喝水或少饮者,可选用北沙参6克、玉竹6克、玫瑰花3克、荷叶6克。
失眠
“三高”患者常因痰火扰心或心肾不交,而致神魂不宁难入其舍,故夜不能寐,或睡后易醒、多梦。
若属实证,伴有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者,可选用淡竹叶3克、竹茹9克、百合 9克、炒酸枣仁6克。 若属虚证,兼见神疲乏力、脉细者,可选麦冬9克、醋五味子6克、炒酸枣仁9克、龙眼肉9克、炒麦芽9克。
便秘
临床上常见“三高”患者伴有便秘,或因热结于下,津亏肠燥;或因脾肾亏虚,气机无力推动肠道蠕动。
若属热证,即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可选用决明子9克、牛蒡子9克、火麻仁9克、苦杏仁6克。若属虚证,无力排便,舌淡苔白,则可用炙黄芪6克、肉苁蓉 9克、郁李仁9克、紫苏子9克、炙甘草6克。
焦虑抑郁
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三高”又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很多患者在生活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抑郁。
属实证,伴有舌红苔黄者,可用竹叶3克、百合9克、决明子9克、炙甘草6克、夏枯草6克。属虚证,伴有情绪抑郁、低落、沉默,则用淮小麦30克、炙甘草9克、大枣9克、淡竹3克。
泡服方法
将中药饮片简单冲洗去除杂质后,热水泡10-30分钟即可,当天可反复多次冲泡。
医生提醒,药食同源类膳食有助于控制“三高”,可长期代茶饮用。但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疾病在不同阶段会不断发生变化、药物也有四气五味之分,仍应在中医师和营养师指导下按照中药特性,结合中医体质等,制定个性化饮食指导方案。切不可自行随意购买,以防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另外,中药茶饮可协同降糖、降压、降脂并改善症状,稳定病情进展,但不可以替代西药治疗。在疾病明确诊断后仍应规律服用降糖、降压、降脂药物以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定期就诊调整药物剂量。
黄娟:医学博士,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预防医学会肥胖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重视医学教育与科普工作。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参编著作1本,发表论文10余篇,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参与多项新药临床研究。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痛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