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开始预约!冬病夏治别错过……

2023-07-04 15:37 来源部门: 治未病中心 作者: 潘唯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李晓屏

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阴阳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夏天炎热,人的阳气活动旺盛,夏热皮肤开泄,加之乘凉饮冷,容易损伤阳气,所以夏季养生应养阳。


夏季养阳

保护阳气

夏季主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加上天气炎热,喜食冷饮,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夏季,有些人会出现胸闷不适、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嗜睡、出汗较多等症状,人也日渐消瘦,这其实就是疰夏,又叫苦夏,是湿邪损伤脾胃阳气的一种病症。

所以夏季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适应大自然昼长夜短、阳盛阴虚的现象。中午可以适当午休,以补充体力。适当户外运动,但应避免中午暴晒。

在饮食上,宜清淡,少油腻,切勿贪凉冷饮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夏季五行属火,五味对应为苦味,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苦味的食物来消暑清热、清心除烦,如苦瓜、苦菜、鲜石斛等,但不宜食用过多。同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化湿的药膳,以此来增强脾胃的功能,保护体内阳气。

鼓动阳气

对于人体来说,夏季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会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这个时候治疗一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沉积的寒邪,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的频率。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鼓动阳气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利用温阳的药物,制成皮肤能耐受的小药丸贴敷在人体经络上,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将阳气锁在体内,最大限度地以阳祛寒、温补阳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脏腑的抵抗力,提升对人体的耐受力。

医生介绍,三伏贴具有简、效、便、廉的优势,只需要在一年中伏天这两个月期间,选择3到6天的时间进行治疗,每次只需要选取10个穴位进行敷贴。


三伏贴适应症

冬病夏治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中焦虚寒、下元亏损、四肢关节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肺系疾病

预防流行性感冒、体虚感冒、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变应性咽喉炎等。

疼痛性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产后风湿病、风湿性多肌痛、痛风等。

肢体经络类疾病

肩周炎、颈腰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腿冷痛、四肢冷麻、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网球肘、电脑手。

寒性疾病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腹痛腹泻等;肾阳虚证:前列腺疾病、阳痿、遗精、早泄等;冲任虚寒: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儿童病症

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小儿慢性咳嗽、消化不良、遗尿、流涎等。


三伏贴时间

2023年三伏贴敷贴时间安排:

▲基础贴:7月1日-7月10日

▲头伏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贴:7月21日-7月30日

▲加强贴:7月31日-8月9日

▲末伏贴:8月10日-8月19日

▲固本贴:8月20日-8月29日

▲2023年7月1日至8月29日,在此期间每天均可敷贴(周末不休)。

▲咨询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二楼柜台

▲敷贴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楼五楼治未病中心治疗室

▲咨询电话:0731-85600510、0731-89669065


李晓屏: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区域治未病诊疗中心、治未病医联体、治未病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委,中国民族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结合学会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主委,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治未病分会会长,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中医膏方分会理事长。

主张从郁探微治未病,主攻中医体质调理,重点解决偏颇体质的3大痛点,一是以痰湿与湿热体质为主,造成的肥胖问题;二是以气郁和阳虚体质为主,造成的抑郁失眠问题;三是以气虚与阳虚体质为主,造成的乏力怕冷问题等。融合四时天地之变化,形成“一粥一菜一汤一茶一果”的饮食调理方案和“一动一静”的运动心理调理方案,构建出“食疗药膳-适宜技术-经典汤方-潇湘膏滋”一体化的湖湘体质诊疗体系,覆盖亚健康调理、体病相关治疗、病后体质恢复的全过程。提出“治未病小平衡理论”,倡导养生防治“以小为要、以平为期”,推崇四时序贯全生命周期的调养。

临床工作中善用经方、膏方、药膳、外治、心理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调摄;创建了“潇湘牌”系列治未病产品与“湘帮牌”系列治未病技术;开展中医科普引领健康生活系列活动。重视临床科学研究,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获发明专利5项,获科研成果奖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篇,主编参编书籍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