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伤口愈合,试试这3个穴位

2023-07-14 18:11 来源部门: 针灸推拿康复科 作者: 李里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医师   李里

最近,小刘在下厨时,大拇指不小心被不锈钢刀具割破一个小口子,好在伤口不大,长、宽、深 度都不超过0.5厘米。在对这种小伤口的处理上,有些人会很淡定地进行自我包扎、养伤;而有的人就比较担心,比如害怕感染破伤风、伤口久不愈合等。遇到这种情况,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不是所有伤口都能自行处理

伤口通常分为污染伤口、不洁伤口和清洁伤口。污染伤口包括被有机泥土(如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如动物或人咬伤)污染的伤口;或已经感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发生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不洁伤口是指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的伤口。清洁伤口指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

污染伤口和不洁伤口感染破伤风的可能性很大,通常建议受伤后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以防破伤风感染。

另外,闭合性伤口、比较浅的表皮伤口或比较清洁的伤口,一般不需要打破伤风,可以对伤口进行消毒,预防感染。比如,外表清洁的不锈钢刀具在手上不小心割了个小口子(长、宽、深度不超过0.5 厘米的小伤口),可以通过清洗伤口,棉签压迫止血,保护好创面,确保伤口清洁。在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伤口逐渐愈合,就不需要去医院了。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即使是清洁伤口,如果伤口较深,比如深度超过0.5厘米,出现不易止血的情况,或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化脓流脓等症 状时,仍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与治疗。


促进伤口愈合,常按这些穴位

对于促进康复期的清洁伤口愈合,可以适当按揉合谷穴、足三里穴和制污穴。操作方法:每天每穴按揉2-3分钟,每天3组,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不同程度的损害,就要治疗不同的脏腑,使用相应归经的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归属于大肠经,中医认为,大肠与肺是互为表里关系的脏腑,而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因此刺激合谷穴,可以起到调节肺功能的作用。如前所说肺主皮毛,要改善皮肤伤口愈合的问题,就应该调节肺功能,所以按揉合谷穴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快速取穴:一只手的拇、食指张开,另一只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放在拇、食指张开的那只手的指蹼缘上,拇指指尖所指之处即为本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归属于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穴位。按揉足三里穴,可促进胃气生长,使胃功能变强。胃功能变强了,那么气血生成就会增多,皮肤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养,则会加速愈合功能。

因此,按揉足三里穴,也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此外,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穴可明显提高健康者皮肤微循环的血流灌注 量,所以给予足三里穴适度刺激时,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 距胫骨前缘1横指。

▲快速取穴:腿部伸直,用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外上缘,其余四指自然伸直,中指指尖所指之处即为本穴。

制污穴

制污穴属于经外奇穴,主治久年恶疮、刀伤、烫伤,以及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主要作用是清除脏腑浊气,疏导中焦积滞,祛瘀通络,活血益气,所以这一穴位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其位于拇指上,正好是肺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所以它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实际上也是调节了肺的功能,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与合谷穴的作用原理类似。

▲定位:在大拇指背第1节中央线上。

▲快速取穴:这一穴位共计3穴,所以采取4分点法,把拇指第 1 指节平均分成4份,中间三条线的中点处即为本穴。

配合药膏,助力伤口痊愈

市面上一些常见的外用药膏,大多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例如橡皮生肌膏、湿润烧伤膏、云南白药膏、白玉膏、生肌散、京万红软膏等, 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日常生活中,多喝白开水,忌食辛辣之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处理伤口的原则,一般是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但也不全是这样。例如上面所举例的穴位,是通过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的作用来促进伤口愈合的;再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三七粉, 其实是一味温性药,并不具有凉血的功效。所以中医处理伤口的原则,并不能用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完全概括。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局部疾病的病机变化,都可以从整体出发论治,在整体层次上对全身各个局部进行调节,使之恢复常态。


李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湖南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传承人。先后担任湖南省针刺特色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研究员,全国疼痛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省厅级课题5项,参与省及国家级课题5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擅长:使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面瘫、周围神经损伤、颈椎病腰腿痛、头痛、耳聋耳鸣、失眠、胃肠功能性紊乱、张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