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却晕车?中医教你这么办
2022-09-30 08:29 作者: 叶勇
国庆长假在即,很多人会选择自驾游玩。但是,晕车成为了旅途中一大困扰,严重影响出行。为什么会晕车?有什么方法缓解晕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叶勇详细介绍了几种治疗晕车的中医特色治疗手段:按压腧穴法、耳穴按压法、穴位敷贴法。
为什么会晕车
晕车,是晕动症的一种,又叫运动病,是指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因车辆颠簸、摇摆和旋转,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返酸、唾液分泌增多、出汗等不适症状的生理反应。
现代医学认为晕车与耳朵中的特殊结构-前庭感受器(主管人体平衡)有关,突然的加(减)速超过人体生理阈限,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和强度积累,就可能发生晕动症。
中医认为,晕车大部分与体内的“水湿”有关。若心肾不能交互,那么“水”就会逐渐化为饮化为痰,在摇晃和颠簸中上逆,导致头晕目眩及呕吐不止。另外,由于脾主升清降浊,肝郁容易导致三焦气血逆乱,所以脾不好或者肝郁的人也容易晕车。
如何缓解晕车
叶勇副主任医师推荐了几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缓解晕车,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按揉腧穴法
常规选取内关穴或者板门穴。腧穴操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感觉有晕车症状,立即用手指的指腹垂直按揉一侧腧穴,力量由小到大,以个人的忍受为度,持续按压(或按揉)3-5分钟,休息2分钟后可再次按压,注意不要用指甲掐,以免皮肤破损。
耳穴按压法
出行前30分钟,使用王不留行籽贴或掀针,贴于耳穴中的枕、神门、交感、胃、内耳、外耳穴位,拇指或食指按压致轻微发热,能够有效抗过敏、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达到安神止晕止呕的作用。汽车行驶途中亦可多次按压刺激。
穴位敷贴法
出行前30分钟,将生姜片用穴位贴贴于肚脐处,产生轻微的辛辣刺激,有效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也可在药店购买晕车贴片,贴于耳后(完骨穴)处和肚脐(神阙穴)处,能够缓解头痛、冷汗、胃肠不适等症状。
叶勇副主任医师介绍,预防晕车,坐车前还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出行前,不宜吃得过饱或摄入难消化、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碳酸饮料、橘子、糯米等,否则易引发呕吐,建议7分饱。
出行时尽量选择副驾驶、前排或靠窗的位置,尽量不要在行驶过程中玩手机和看书,可以适当开窗,使车内空气流通,消除憋闷感。
平时应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多做转头、弯腰转身、下蹲等动作,增强体质,增强前庭感受器的耐受性。长期有晕车现象的人群,应该及时就医,找到原发疾病。
叶 勇 : 中共党员, 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湖南中医附一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整脊中心负责人,首届“湖湘针推能手”。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多位海派整脊推拿大师,结合现代美式整脊和意大利米兰整骨技术,思维跨界,技法整合。手法细腻柔和、轻巧精准,针刀靶点精确、快速微痛。临床推崇“精诊简治”,结合多年脊柱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筋骨调衡”手法系列。
擅长:临床以“筋骨调衡”手法结合传统推拿、针灸、针刀等特色针刺技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狭窄、滑脱症、骨盆旋移症、青少年脊柱侧弯症等脊柱疑难病和各种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性眩晕、头痛、脊柱源性冠心病、胃痛、痛经等)。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