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期第三版03
版面选择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医案(连载七)】 梅核气
2022-10-20
王某,女,52岁。2009年9月4日初诊。
患者因感冒引起咽喉不适2年。刻下症见:咽部不适,如鲠在喉,自感乏力,嗜睡。舌绛,苔少,脉细涩。
诊断:梅核气。治法:化痰、解郁、利咽。
处方:生晒参12g,生北芪10g,紫丹参10g,川郁金10g,木蝴蝶6g,法半夏7g,广陈皮7g,金银花15g,路路通10g,降香10g,化橘红6g,生甘草5g,冬桑叶6g,野菊花6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梅核气症状减轻,已咳吐出胶结之顽痰。舌淡,苔少,脉细缓。上方加阿胶珠10g,以助滋阴补血之功。另嘱患者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感冒。服上方后,患者已痊愈。
按语:梅核气,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亦曰:“胸满心下坚,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至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首次提出“梅核气”之病名。历代名家对“梅核气”的描述非常形象,切中肯綮。如《古今医鉴》曰:“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中医责之于脾虚肝郁,痰凝气滞,故治以健脾疏肝。孙光荣教授以化痰、解郁、利咽之药组方,仅7剂获效。因本例患者病久痰瘀互结,化火伤阴,在气顺、痰消、火退之后,以阿胶珠养肝脾之阴以善其后。梅核气起之于郁,治疗之时,当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