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选择

春分已至! 养生宜省酸增甘,平和心态

2024-07-11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后,气温多变,温度与湿度早晚相差大,导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失调。体弱者容易生病,旧病者容易复发。如高血压、心脏病、眩晕、失眠等均是此时的多发病。

春分如何顺应时节养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喻斌进行了详细介绍。

乍暖还寒,需春捂

俗语“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说的就是“春捂”了。春分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温差较大,人们常常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气温回升即减衣,而气温忽降,衣服还未加上,这样易使阳气受遏,亦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特别是年老体弱,素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此时更容易复发。

因此,要顺应气候宜适度“春捂”。春捂主要是对首、足两头保暖,此外还讲究“上薄下厚”,因为心脏在上身,所以下肢的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分差,裤子要穿厚一点。尤其是气温在 15℃以下,以及日夜温差在 8℃以上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

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春困”,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因此,春季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成年人必须每天保证 8 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应保证 9 小时的睡眠。

“春雷响,万物长”,春天万物复苏,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

心平气和,调情绪

中医认为,肝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春气相通应。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口苦、纳差、腹泻、失眠等不适。

因此,春分时节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

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该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此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多晒太阳,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省酸增甘,养脾气

中医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季宜少吃酸食,适当进食甜食。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等;吃时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莴苣、黄花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喻斌主任推荐以下春分节气药膳食谱:

淮山茯苓粥

材料:淮山 20 克,茯苓 15 克,粳米 200克,大枣(去核)6 枚。

做法:把材料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烂,调味即可。此为 2-3 人分量。

功效:健脾养胃祛湿。

五指毛桃枸杞乌鸡汤

材料:五指毛桃 50 克,乌鸡 250 克,猪瘦肉 150 克,枸杞子 20 克。

做法:乌鸡切块洗净,焯水。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开,改为文火煮 60分钟,调味即可。此为 2-3人分量。

功效:补气健脾,滋补肝肾。



专家介绍:

图片 1

喻斌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合理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有效处理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及危重急症,擅长治疗消化、心脑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

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十四五”第二批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医脾胃病学)培养对象,湖南省老年保健协会特聘专家,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全国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省科技评审专家信息库成员,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