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3少3推荐”!中医3招教你控尿酸

2025-04-21 17:49 来源部门: 风湿病科 作者: 刘丁玲、皮桂芳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就会在体内持续堆积,易引发痛风、肾损甚至心脑血管疾病。根据医学标准,血尿酸水平420微摩尔每升,即警戒范围,需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并增加饮水量。当血尿酸水平480微摩尔每升时,尿酸极易沉积,形成“痛风石”,引发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显著升高。要加强尿酸监测与健康管理。

、通利三焦要“3多”

多运动健身: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利于尿酸排泄。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多按揉穴位:按揉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健脾利湿;按揉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化痰降浊。每日5分钟,或艾灸10分钟,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3.多喝“菊花葛根薏苡仁茶”

配方:菊花3+葛根6+薏苡仁6

作用:菊花可缓解春季肝火旺盛导致的头痛、目赤,葛根可改善体内湿热,薏苡仁健脾利湿,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浊。

饮食禁忌有“3少”

少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带壳海鲜(如螃蟹、牡蛎),此类食物性热助湿,易生“湿热毒邪”,诱发关节红肿热痛。

少食用高果糖食物,如碳酸饮料、奶茶等含糖饮料,芒果、荔枝、苹果、香蕉等高果糖水果以及蜂蜜等,果糖在体内代谢时会促进尿酸生成,同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少饮酒,酒精摄入不仅会促进嘌呤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其代谢产生的乳酸还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进一步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药食同源“3推荐

1.山药核桃仁粥

功效:温补脾肾。

主要材料:鲜山药50,核桃仁6,芡实6,大米40,大枣2

制作方法:将芡实冲洗、浸泡1小时,大枣去核,山药切成细条,与核桃仁一起放入锅同大米一起熬煮。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2.马齿苋炒鸡蛋

功效:清热祛火。

主要材料:鲜马齿苋60,鸡蛋30

制作方法:马齿苋洗干净,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入盐、料酒调味。锅中放入油烧热,加入马齿苋、鸡蛋,快速翻炒至熟即可。

用法用量: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3.山药茯苓粥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促进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

主要材料:鲜山药50,茯苓9,大米40,大枣2,橘皮2

制作方法:将茯苓浸泡1小时,山药切成细条,大枣去核,橘皮洗净,同大米一起放入锅,共煮粥。

用法用量:代早餐食用或佐餐食用,1人1次量,可食用7-10天。

中医调养有“3招”

1.中药外敷

外敷如意金黄散、跌打消炎散等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关节的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泻浊化瘀之效,迅速缓解关节红肿疼痛。

2.腰背部平衡火罐

通过火罐的负压吸引作用,刺激腰背部的经络穴位,加速尿酸等代谢产物的运输和排泄。

3.脐灸

整体调理,健脾化湿,顾护肝肾。

医生提醒需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调整方药,如湿热体质者慎用附子、肉桂等温燥药。若痛风石压迫神经或破溃感染,需结合手术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