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成分配伍组方的研究方法探析
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研究是在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但由于作用靶点和组成成分多而杂,难以实现定量分析。现代模式研究从饮片层次上升到成分或组分层次,通过更加合理的研究设计,明确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使药物配伍组方实现定量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如能将两种模式有机结合,从传统有效复方中寻找最佳药物配伍,从成分清楚的组分中按中医药理论优化配伍组合,对中药复方研究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药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系统。中药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中药的主要药效物质是中药的有效分子组合:任何中药(包括单味与复方)的任何一种效应,都是来自该中药的一种特定的中药分子组合,包括种类与数量。中药分子有效组合的总体效应不能用每一成分单独作用结果的线性叠加来表示,即使分析出中药、方剂中的所有化学成分,并不等于知道了中药分子的有效组合。而且,任何因素的作用也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中药对复杂性疾病可发挥多因微效的综合调节作用。方剂疗效机制可能包含了多因微效基础上的系统涌现。
方剂是以药味为基本元素,根据药性理论,运用君臣佐使和七情和合等组方原理将多味中药配伍运用的形式。药物通过配伍,能增效、减毒,适应复杂病情,达到针对病证形成整体综合调节治疗的目的。如何定量分析两种药物增效、减毒的作用呢?在中药单体成分和西药的药效评价中主要运用等辐射分析方法。该法在中药配伍药效评价中的协同、相加对应相须、相使,拮抗对应相恶,可以在两味中药之间建立一种剂量配比方法,使配伍机制更加明确。再进一步假设,如果将七情配伍中的相畏、相杀、相反关系,甚至多味中药的复方应用到定量分析领域,无疑对中药配伍组方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许多药物组成一个复方时,每一药物的成分已不是独自而是共同演化并发生作用,共同演化使整体组分从混沌到达相对稳定乃至平衡,此时其整体组分应该是有一个针对证候的调节平衡点。在复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从而确定君臣佐使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已被应用到现代配伍组方领域。如将复方黄黛片用于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该方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靛玉红和丹参酮ⅡA,研究发现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由硫化砷引起的癌蛋白的降解,具有祛邪作用。硫化砷呈君药作用;丹参酮促进细胞分化,符合臣药特征;靛玉红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强度略弱,较符合佐药特性。而丹参酮与靛玉红都能增加负责运输硫化砷的蛋白的基因表达,促使硫化砷更多进入细胞,都起到使药的作用。这说明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合理性,加深了我们对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了解。
然而,如何解决多种成(组)分,乃至多味中药的复杂成分之间的分析,建立多剂量、多水平和多目标的优化组方研究方法;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量化的配伍组方方法衔接,并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今后需要面对的课题。而且,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如加工炮制和煎煮过程的产物、肠内菌代谢产物以及吸收入血进入肝脏首过效应的代谢产物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中药复方配伍的作用机制。今后的中药配伍组方研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