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这“三项基本动作”要做好

2020-04-23 09:22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各年级的“花朵”们即将或已经迎来新学期,漫长的假期中孩子们完全处于放飞自我的状态,加之孩子自我约束、防控能力相对较差,开学后,老师、家长如何做到有效科学防控呢?家长们别急,请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谢静科普学生复学防控知识点。

  去学校前

  帮助孩子“满血复活”,达到上学应有的状态,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疫情恐惧感,迅速适应开学。

  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

  本次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孩子假期长,接触人群少,因此在开学前一周,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如大孩子可以选择练习跑步、打球、八段锦等;小一点的孩子们,家长可以陪伴宝贝们一起做吹气球、夹球跑、慢跑等游戏,让孩子迅速找回活力。

  “三项基本动作”要做好

  宝爸宝妈们要每天对孩子的身体进行简单评估(如观察宝贝们的吃、喝、拉、玩是否正常),并做好三项基本动作”:量体温、戴口罩、洗手。教会孩子正确戴口罩、外科七步洗手法。

  若是发现孩子体温不正常或者精神状态不佳,应及时报告学校,并尽快就医。排除可疑症状后,报备老师后,方可返校。

  要做好出行方式的防控

  上学途中最好选择步行、骑车、私家车等交通方式,若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该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并嘱咐孩子注意手卫生,不随意触摸公共物品。

  在校期间

  做好体温监测、个人卫生,防止因意外出现交换口罩的现象

  孩子返园或者返校后,应该配合学校和老师工作,每位学生每天上午、下午至少各测量体温1次,告诉孩子饭前、接触公共物品前、便后应该洗手,在打喷嚏时学会用纸巾或者手臂遮住口鼻。

  小学低年级可以在每个人的口罩上写好名字,防止孩子因户外活动时不小心交换了口罩,产生交叉感染。

  休息时间多开窗通风,就餐不扎堆

  下课休息时间,鼓励学生开窗通风,到操场散步,但不聚集嬉闹。尽量采用分批就餐、排队取餐,老师应宣教就餐时尽量不说话,做到安静有序就餐。用餐后嘱咐学生迅速离开食堂。

  放学后

  不聚集

  放学后采用交通方式同上学前,做到不聚集玩耍,不到人群密集及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注意个人卫生

  回家后要洗手,更换衣服,室内消毒。

  饮食合理搭配,适当锻炼

  饮食应该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做到不挑食、不厌食。在室内或者人群少的室外可以适当锻炼。

  中医保健按摩

  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按摩操作,如捏脊、摩腹等,促进孩子消化,提高孩子免疫力,增强体质。

  谢    静: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儿科副主任,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药膳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儿童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委员。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在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系疾病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儿童保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小儿脾胃病、抽动症、多动症、遗尿、汗证、过敏性疾病、小儿惊厥等。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陶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湖南省中医和中西医儿科学会会员,从事中西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近十年,擅长小儿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腹泻、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及儿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