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当心晒伤皮肤
2011-05-27 08:36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夏天来临了。她带来了繁茂,带来了热烈,还给街头带来了一道新的风景——脱去了厚重的外衣,展示着健康体魄和美丽身姿的男男女女。夏天用她的灼热,给人们带来了美,但她的过份热烈,也会给那些对她不存戒心的人带来美的遗憾。夏季强烈的阳光,可导致诸多损容性疾病。
夏日较常见的与美容关系较密切的光线性皮肤病,主要有日晒伤、光感性皮炎、多型性日光疹。
日晒伤 严重者要及时就诊
日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为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是由于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在皮肤上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多见于春末夏初,女性和儿童易发病。
日晒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于日晒后数分钟到2—6小时开始出现弥漫性红斑,1—1.5天达到高峰,3—5天后逐渐消退。红斑开始为鲜红色(较重时可伴水肿),以后渐变为暗红色或红褐色,落屑,消退后遗留褐色斑。自觉有烧灼感或有刺痛,触之痛甚。日晒伤有时还可激起红斑狼疮、白癜风、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损容性疾病。
中医称本病为日晒疮,认为是在日光暴晒之下,阳热毒邪侵入体表,蕴郁肌肤,灼皮伤肌而致;若毒热夹暑湿或与内湿搏结,浸淫肌肤,则会出现肿胀、水疱,破后糜烂、渗液。
发生日晒伤后,轻者可自己采取如下方法处理:
1、仅有红斑无水疱者,或有细小水疱未破溃者,可用蒲公英
2、若红肿明显,且水疱大,破溃,可用牛奶液(牛奶和水10:1)或生理盐水(1茶匙盐溶于500—600毫升水中)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隔3小时1次,持续治疗到大疱干涸。或等份的黄柏、青黛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次。有全身症状者,可内服如下方药:龙胆草、黄芩、黄柏、紫草根各
3、日晒伤严重者,尤其是伴恶心、呕吐、心悸等全身症状者,不要擅自处理,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诱发色素沉着、白癜风等患者也须到医院就诊。
光感性皮炎 化妆品是原因之一
光感性皮炎是由光感性物质引起的皮炎。本病由内服或皮肤接触光感性物质,然后经日晒而发生。病变机理复杂,与光毒性和光变态性反应均有关。
内服的光感性食物有泥螺、灰菜、紫云英、小白菜、苋菜、荠菜、油菜、菠菜、莴苣、木耳、荞麦等;中药有荆芥、防风、沙参、独活、前胡、小茴香、白芷、补骨脂、芸香、仙鹤草、白鲜皮等;西药有磺胺药、四环素族、、氯丙嗪、双氢克尿噻、速尿、苯海拉明、扑尔敏等。
光感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是:在皮肤的暴露部位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红斑、丘疹、水疱、风团、色素沉着,甚或紫癜、剥脱,严重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甚或谵语、昏迷等。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化妆品引起的光感性皮炎。化妆品中的光感性物质往往是其中的香料、防晒剂等。如长期使用这种化妆品,使光感物质长期残存于皮肤,经光线反复照射后,可发生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斑。
光感性皮炎轻者,以皮肤症状为主者,可参照前面的日晒伤处理;重者,尤其是有严重全身症状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多形性日光疹 易复发、治疗较难
多形性日光疹为反复发作的光感性慢性皮肤炎症。其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紫外线。发病与季节有明显关系,春夏症状加重,秋冬自行减轻或消退,来年又可复发。有持续多年不愈者。青年女性易发,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形性日光疹临床表现为:皮疹多形,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鼻、颈部及胸上部"V"形区、前臂、手背,也可发生于非暴露部位。常于日晒后1小时内,局部开始有烧灼感或痒感,4-24小时后或数日后才出现皮疹,有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落屑、苔藓样变等多种表现。严重而长久者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或皮肤颜色改变。自觉瘙痒、灼热,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多形红斑型的特点是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暗红色水肿性斑丘疹,境界清楚,消退后亦遗留色素沉着。
多形性日光疹也在中医"日晒疮"范围。故对于本病的外部处理,可采取日晒疮的办法。无水肿、水疱,痒甚者可内服消风丸,每次
光线性皮肤病,重点在预防
1、尽量避光,尤其要避免上午10时到下午3时的日晒,这样可减少大部分中波紫外线的辐射。较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骑自行车者戴手套。
2、外出涂防晒霜,即使有遮阳伞或遮阳帽,也要涂用防晒霜,防止地面、水面的光反射到暴露皮肤。
3、不食或少食、不接触已知的光感性物质。
4、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选择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小剂量地接受光照,逐步提高机体对紫外线的耐受力。
(皮肤科主治医师 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