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诊

2011-05-27 08:38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者135万,平均1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防盲治盲”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所以,每个人对“防盲治盲”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眼睛可能发生的异常与眼病主要有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球疾病;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等眼附属器官疾病和由于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这些眼病有时并不会表现为视力的急剧下降或剧痛,多数情况下因自觉症状较少而容易被忽视。长此下去,就会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机而患上严重眼病甚至致盲。因此,我们的眼睛出现异常信号不能大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持视力健康。              

  视物模糊:视物模糊通常由视力下降引起主要原因有屈光不正、用眼过度或眼部疾病。感觉到视力有所下降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视力下降的原因。            

  视物变形视物变形是指在看外界物体时,物体发生变形或扭曲,无法识别物体的真实形态。遇到这种现象首先要考虑是否为高度散光引起,此外还要考虑是否患了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视野缺损:视野变窄或部分缺损称为视野狭窄或视野缺损。视野缺损的原因主要为青光眼、视神经疾病,也可能是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或脑部肿瘤。                      

  视物双影(复视)复视主要是由眼睛的眼外肌无力或麻痹引起的,而眼外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                

  炫目刺眼:用眼过度时会出现眼睛怕光的感觉,但经过休息后,这种暂时性的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无论如何休息,眼睛都会有怕光的羞明感,就要考虑是否是角膜或晶状体的异常引起的。

  虹视:夜晚看到灯光周围出现虹一样的彩环,这在医学上称为“虹视”。青光眼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患者都会出现虹视。此外,虹膜睫状体炎、早期白内障等也会出现虹视。出现虹视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找出原因,给予治疗。       

  眼前闪光:眼前出现闪光的现象,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多数是由于玻璃体液化引起的。这种症状出现后,往往会发生视网膜脱离,所以建议立即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             

  突然失明:一次性突然失明,多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先兆症状,应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临床研究证明,60岁以上的老人最容易患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另外,高度近视的老人,如果用眼过度,或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均可导致视网膜脱离而突然失明。一旦发生突然失明,应立即去医院做急症处理,尽快恢复视网膜血液循环,以挽救视功能。

  夜盲:多因缺乏维生素A所致,也有先天夜盲者。另外,夜盲也有可能由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或进展期青光眼等眼病。                           

  眼前黑影晃动:眼前有黑影浮动,有的像发丝在眼前晃动,有的像蚊虫飞过,随眼球转动而移动,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飞蚊症”。这表明玻璃体有了某种程度的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是玻璃体变性。玻璃体是一个具有光学性能的胶凝体,前靠晶状体,后贴视网膜。随着年龄的增大,玻璃体也会出现老化现象,即由原来的胶凝状变成液化状,也可能从紧贴的视网膜上脱落下来,在人们的主观视觉上就可能看到眼前有点状、絮状的物体飘动。这种类型的玻璃体混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过程,可不予治疗。但如果飘动的黑影增多、增大、变暗或固定不动,则很可能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眼科  张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