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鼾大 须重视

2011-09-05 16:00 来源部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营养和学习,却忽视了其它很多方面,比如睡觉打呼噜。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夜间打呼噜,认为孩子睡得很沉很香,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儿童鼾症危害多

儿童睡觉打呼噜医学上称儿童鼾症(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儿最典型的表现是: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中反复惊醒、呼吸困难、多汗,还常有尿床、多动等“不乖”的表现。它的危害非常大,而且是多方面的。

儿童因为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睡眠偶有打鼾,对身体并无太大影响。因为在深睡眠状态,全身肌肉都比较放松,咽部肌肉松弛,使上呼吸道较平时狭窄,呼吸时可出现轻微的鼾声,但通气基本正常,无缺氧现象,这就不要紧。如果经常打鼾且影响深度睡眠和呼吸,则是一种病态,应引起家长重视。因为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夜间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分泌。同时鼾症对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神经系统认知功能、颅面部发育等均有影响,如不治疗,可逐渐加重。长期睡眠不好及缺氧,可导致多种全身性疾病,如认知缺陷、颌面部发育畸形、代谢紊乱,还可并发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肺心病、心衰及高碳酸血症。

腺样体肥大等易引起儿童鼾症

导致儿童鼾症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主要是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和鼻窦炎。三者相互影响,在生活中儿童感冒后出现鼻塞,流鼻涕等未引起重视,鼻涕后流刺激腺样体、扁桃体,导致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影响鼻的通气,鼻的通气受阻,导致鼻腔、鼻窦引流不畅,从而加重鼻窦的炎症。其次是肥胖,肥胖是引发鼾症的一个危险因素,反过来鼾症又会加重肥胖。

利用中药灌洗鼻咽腔疗效好

多年来手术切除腺样体、扁桃体一直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但手术需全身麻醉,手术部位接近颅底,存在麻醉、出血、损伤临近组织的风险,而且复发率高,易导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保守治疗又主要以激素和抗生素为主,往往也难被人所接受。

中医根据鼻为肺窍,咽为肺之门户的中医理论,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利用中药进行鼻咽腔灌洗治疗,从局部作用于鼻窦和腺样体,疗效较为明显,安全无创伤,能保持腺样体、扁桃体的功能,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注意均衡营养、减少肥胖防范儿童鼾症

儿童鼾症的预防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要注意均衡营养,减少肥胖的发生;其次是在儿童出现鼻塞,流涕,咽喉痛等症状后,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不要随便吃药、滴药;再就是早期发现,父母在孩子睡觉时要多一个心眼,晚上抽一点时间观察孩子是否有打鼾的情况。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耳鼻喉科 朱镇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