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借“三伏”驱体内宿寒
2009-07-07 15:40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痹证等虚阳寒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机,这一治疗手段被习惯地称为“冬病夏治”。
“冬病”就是指在冬天易发多犯的疾病,发病人群多为虚寒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身体缺乏火力。通常的症状可见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困倦等现象,中医辨证常为阳气不足、寒湿困着。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能量低下,产热不足,气血力弱,寒从内生,病属阴证。“夏治”,则是借助四季中的“三伏”阳盛气节,适时给予“寒病热治”、“虚而补之”的有效治法,用于调整身体上的阴冷虚乏不适。
“冬病夏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针对疾病性质与特征,合理利用季节气候的阳长规律,顺时调治,量体遣方,融敷贴、火灸、刺络、拔罐、药浴、按摩、刮痧、蜂蜡、温石、足疗等技法于肌肤脉络,增强体内的祛寒能力,排遣阴郁,振奋脏腑,激发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善用“冬病夏治”之法,巧借“三伏”旺盛之气,把握阳长阴消的变化时节,与时俱进,标本兼治,那些久困的寒凉病症,在这一时期就能得到有效的调治。
“冬病夏治”在本质上体现着中医养生与治疗疾病中调理阴阳关系的一种形式。“冬病”为阴,“夏治”用阳;“寒气”属阴,“三伏”属阳。所以,补其不足,减除冗余,借用天时之热,逼退冬病宿寒,从而达到人体内外之间的协调平衡。
古人云,药无贵贱,中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
在民间我们时常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郎中开处方”。其道理就是人们随着四季变化,通过日常饮食合理调节人体内外寒热的需求。比如,生姜温胃散寒,夏季服用更能起到保护因贪食冷饮而被寒凉侵蚀的肠胃,宣发皮毛腠理,温散寒湿于汗水。所以“老姜炖仔鸡”便成了“三伏”期间人们喜欢的菜肴。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知其道、和于术、运用阴阳变化的规律,理解“冬病”与“夏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施以敷贴、药熨、刺络、拔罐、推拿、足底按摩等有效的祛寒方式,促进经络与反射区的热导功能,协调脏腑间的能量释放,那么身寒之疾在“三伏”盛夏之中,自然热进寒退,病去身安。
王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