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消渴

2009-09-09 17:26

消渴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自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消渴病以来,一千年多年来的中医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消渴病的治疗方法。

一、消渴病的概念

《黄帝内经》第一次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与主要临床症状。《素问第十三卷奇病论四十七》云:“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瘅为热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脾胃,脾为其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甜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生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可见《内经》对于消渴病的认识是初步的。张仲景认为消渴有两种概念,一是疾病过程中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注解伤寒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再就是消渴病,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一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是这样定义消渴病的:“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

此后的中医学家则根据各自的临床体会对消渴病进行了补充解释,如《中国医学大字典》:“此证因嗜欲不节,喜怒不慎,或耗神过度,或病后血衰,或膏粱炮炙,酒酪潼乳。致肠胃干涸,气不宣平,湿热之气,浸淫燔烁,郁成燥热。在上则使胃中津液,不能上荣舌本而为上消;在中则使所食之物,随火而化,善饥善渴,能食多瘦,小便频数,而为中消;在下则燥热并入肠胃,口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溺有脂液,而为下消。在上中者可治,在下者难治;饮一溲一者可治,饮一溲二者难治。若小便有甜气,及浮如猪脂如烛泪者,此谷气与肾气并竭,均属不治。三消治法,不外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泄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尤宜戒饮酒、戒房劳、戒厚味,庶可挽回,否则纵有良方,亦难见效。”

台湾学者林昭庚在其编著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字典》[9]一书中认为:“根据本病(注:指糖尿病)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的『消渴』或『消瘅』的范畴,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最早;消渴的理论来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出于《金匮要略》,症候分类起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则形成于唐末。”

二、《金匮要略》确定了消渴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1.指出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症状:“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里的消渴是指口渴饮水的临床症状。

    2. 解释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说明营卫气竭,中焦热盛是消渴病发病的病因病机。”

3.消渴病的基本治疗:“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首先讲的病因病机是营卫气竭,故仲景开宗明义提出以肾气丸治疗消渴病,这是治本之法。若肺胃热盛,则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止渴,此属治标之法。一本一标示人以规矩。

三、《伤寒论》确立了消渴病辨证治疗的规范

    如果说《黄帝内经》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伤寒论》则确定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虽然《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一十三》专门论述了消渴病的治疗,但由于临床情况千变万化,显然只有肾气丸、白虎加人参汤是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从《伤寒论》中补而充之。

1、消渴病之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血虚少者而不可发汗:“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者,不可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治之须和胃气:“太病三日,汗不解,蒸蒸发热者,胃也,胃承气汤主之。”

    3病若失治误治或信诬不信医者,必使阴虚阳损,若阴阳俱虚则分而治之:“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複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複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4、阴虚水停则成水肿,滋阴则助水,利水必耗津,仲景设猪苓汤法:“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四、消渴病与糖尿病

    一般认为,糖尿病与消渴病最类似,多饮、多食、多尿或伴尿甜、身体消瘦的消渴病的临床特点,极为准期地描述了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是“教育、饮食、药物、胰岛素、体育运动”五架马车综合治疗,消渴病是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多尿,即可见于糖尿病,亦见于尿崩症。而尿崩症与消渴病,古无相似记载,现在亦难以界定。古人认为消渴病若发痈疽,则难治疗,如李东垣在病案一的结语中讲到“古人消渴,多传疮疡,以成不救之疾。此即效,亦不传疮疡,以寿考终。”

    消渴病患者尿有甜味,当属糖尿病肾病;而消渴病患者出现疮疡痈疽,应该属糖尿病坏足。如此以来,是否可以认为古之消渴病即今之糖尿病?我认为应该是这样。

五、古今医案选释

病案一:李东垣治顺德安抚张更夫,年四十余,病消渴,舌上赤裂,饮水无度,小便数多,李曰:消渴之为病,燥热之气盛也。内经云:“热淫所胜,佐以甘苦,以甘泄之。”热则伤气,气伤则无润,折热补气,非甘寒之剂不能。故以人参石膏个二钱半,甘草生炙个一钱,甘寒为君;启元子云:“滋水之源,以制阳光。”故以黄连三分,酒黄柏、知母、栀子各二钱,苦寒泄热,补水为臣;当归、麦冬、白葵、兰香各五分,连翘、杏仁、白芷各一钱,全蝎一个,甘辛和血润燥为佐;以升麻二钱,柴胡三分,藿香二分,反佐以取之;桔梗三钱,为舟楫,使浮而不下也。名之曰:『生津甘露饮子』。为末,汤浸蒸饼和成剂,捻作饼子。晒半干,杵筛如米大。食后,每服二钱。抄在掌内,以舌舔之,随津咽下;或白汤少许送下,亦可。此治制之缓也,治之旬日愈。古人消渴,多传疮疡,以成不救之疾。此即效,亦不传疮疡,以寿考终。后以此方治消渴诸证皆验。(《名医类案卷二消渴》)

[按语]

古之治消渴诸方,不过以寒折热,惟苦与甘略不同。生津甘露饮子集甘寒、苦寒、和血于一身,妙在以津服药,缓缓图之,足可法师。

病案二: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律门,得消渴证。求津门医者,调治三阅月,更医10余人不效,归家就医于愚。诊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小便,须臾数次。投以『玉液汤』,加野台参四钱(药物组成: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一钱五分,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野台参四钱),数剂渴止,而小便仍数。又加茱萸五钱,连服十剂而愈[12](《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消渴方》)。

[按语]

玉液汤大补元气、生津止渴,此乃师仲景法而易其方也。

病案三:王,四五,形瘦脉搏,渴饮善食,乃三消症也。古人谓入水无物不长,入火无物不消。河间每以益肾水制心火,除肠胃激烈之燥,济身中津液之枯,是真治法 肾阴虚心火亢。『玉女煎』。[13](《临证指南医案卷六三消》)

[按语]

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本方证为阳明气火有余,少阴阴精不足所致。是临床常用的方剂。

病案四:马某某,女,20岁,农民。迩来多食善饥食不知饱,每餐食400g米饭,不计菜肴好坏,饶觉香甜。食后尚见食垂涎,常有饥色,虽多食而肌肤日见瘦损。伴见白带量多,口渴不止,小便较多。脉象沉数,舌质红无苔。尿糖(+)。脉症合参,病为消渴,即今之“糖尿病”,此为胃热所致。选用『甘露饮原方』以清胃热。生地10g,熟地10g,天冬10g,麦冬10g,黄芩10g,石斛8g,茵陈10g,枳壳6g,甘草4g,枇杷叶10g,水煎服。守方连服40余剂,诸症悉已。连续几次检查小便,未发现尿糖。(《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二)曾绍裘验案》)

何泽云  教授